削壁皴斧痕,下有洞如屋。
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
削壁皴斧痕,下有洞如屋。
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偶然经过一处听松听竹间的泉水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感。
首句“削壁皴斧痕”,描绘了峭壁上如同斧凿般的纹理,形象地展现了岩石表面的自然风化痕迹,给人一种苍劲有力的感觉。接着,“下有洞如屋”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下方,仿佛在峭壁之下隐藏着一个如同房屋大小的洞穴,充满了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时间的对话。积铁,可能是指岩石中嵌入的铁矿石或是被岁月侵蚀而形成的铁锈,它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却也因莓苔的覆盖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不息的赞美。作者邵宝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
庚子二月廿四日欲午,日有重环大盈堵。
居民惊走妇女怪,不敢喧传到官府。
一环赤黑晕日角,三环侧连白光络。
白光贯日日色惨,阳乌塌翼愁冲薄。
念此日是太阳精,昏祲重重竟安作。
吾闻古有日重光,明帝得之汉道昌。
长安非近日岂远,仰视低头泪如泫。
素阳真人仙者徒,示我列仙之画图。
霞冠云氅玉雪肤,一一神采浮双矑。
充如天府琳球腴,清如逸世山泽癯。
俨如佩玉当朝趋,矫如跨鹤凌天衢。
周流天地超有无,颜色不动精神俱。
最后幅巾疏眉须,云是真人昔者之所摹。
上穷元始下玄都,一本万派同而殊。
形随粉黑穷锱铢,气与风霆行八区。
我惭生晚堕儒迂,学道不解凌蓬壶。
拟从真人乞灵符,高飞愿逐云中凫。
前有作者邈已踰,欲往从之云何盱。
青城天台西南隅,云日光射金芙蕖。
三十六管吹笙竽,非君和之谁与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