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洞庭橘,美实冠南方。
雪蘤千林谢,金衣万顷黄。
辉光依泽国,彷佛在仙乡。
沈咏滋迎露,韦诗寄待霜。
远邦方渴想,邻圃得清香。
未用矜封户,何如助釂觞。
分甘音尚阻,抽思韵空长。
岂必三吴渚,宁烦一苇航。
支筇即可到,反掌便堪尝。
慰我东南梦,殷勤送斐章。
常思洞庭橘,美实冠南方。
雪蘤千林谢,金衣万顷黄。
辉光依泽国,彷佛在仙乡。
沈咏滋迎露,韦诗寄待霜。
远邦方渴想,邻圃得清香。
未用矜封户,何如助釂觞。
分甘音尚阻,抽思韵空长。
岂必三吴渚,宁烦一苇航。
支筇即可到,反掌便堪尝。
慰我东南梦,殷勤送斐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庭橘》,以洞庭湖的橘子为题材,描绘了其美丽与香气,以及诗人对橘子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洞庭湖橘子的思念之情,“常思洞庭橘”,橘子之美名冠于南方,令人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雪蘤千林谢,金衣万顷黄”描绘了橘树在雪后凋零,而橘子却在广阔的田野上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景象,色彩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辉光依泽国,彷佛在仙乡”一句,诗人将洞庭湖的橘园比作仙境,赞美其美景超凡脱俗。接下来,“沈咏滋迎露,韦诗寄待霜”则表达了诗人对橘子的深情厚意,他沉醉于橘子的香气中,期待着霜降的到来,仿佛在等待韦应物的诗句一般。
“远邦方渴想,邻圃得清香”写出了诗人对远方橘园的渴望,以及在近处品尝到橘香的满足感。诗人并未因橘子的美味而自满,反而希望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未用矜封户,何如助釂觞”。他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共享的喜悦,而非独享之物。
最后,“分甘音尚阻,抽思韵空长”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自品尝橘子的遗憾,以及对橘子之美的深深怀念。“岂必三吴渚,宁烦一苇航”则进一步强调了橘子之美不仅限于特定的地方,而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支筇即可到,反掌便堪尝”鼓励人们去亲身体验这种美好,无需过多的麻烦。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橘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分享与共赏的生活哲学。
村居何所适,种木树桑梓。
田园绕家舍,远不逾十里。
款段足乘骑,代步而已矣。
但识畜驽骀,安知有骐骥。
腊月北风寒,太行山色紫。
君命急如火,城头见烽燧。
雪深马僵倒,十夫扶不起。
军法有明训,后期者诛死。
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求之不可得,觳觫满眼泪。
旁闻负薪叟,窃语相讥刺。
居安常念危,在险如处易。
临难始求济,狼狈徒劳尔。
有备则无患,古人垂深旨。
平居无事时,华厩深秘邃。
善谷与丰草,秣饲十厩吏。
驽骀饱相枕,素餐不知愧。
伯乐能识马,每来加劝说。
飞兔与騕袅,日牵在都市。
为爱千金资,贪吝不肯置。
今日临艰难,努力自勉励。
《感兴》【宋·石介】村居何所适,种木树桑梓。田园绕家舍,远不逾十里。款段足乘骑,代步而已矣。但识畜驽骀,安知有骐骥。腊月北风寒,太行山色紫。君命急如火,城头见烽燧。雪深马僵倒,十夫扶不起。军法有明训,后期者诛死。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求之不可得,觳觫满眼泪。旁闻负薪叟,窃语相讥刺。居安常念危,在险如处易。临难始求济,狼狈徒劳尔。有备则无患,古人垂深旨。平居无事时,华厩深秘邃。善谷与丰草,秣饲十厩吏。驽骀饱相枕,素餐不知愧。伯乐能识马,每来加劝说。飞兔与騕袅,日牵在都市。为爱千金资,贪吝不肯置。今日临艰难,努力自勉励。
https://shici.929r.com/shici/SeUM5jxhK.html
二十二馀程鸟道,一千一百里江声。
江声听尽行未尽,西去出山犹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