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客乃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别我去,独自踟蹰立。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然远,且保无厥失。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愁魄。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客乃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别我去,独自踟蹰立。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然远,且保无厥失。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愁魄。
这首诗《今古路行》由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之路,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坚守传统的思考。
诗中以“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开篇,描绘了人生的道路繁杂,难以预测。接着,“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诗人想要远行,却不知如何抉择,于是向曾经走过这条路的人寻求建议。通过与路旁路人的对话,诗人得知“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即古老的道路虽然宽广,但现今的道路更为直接。诗人决定“但行今人路”,认为这是获得助力的方式,如同借助翅膀飞翔。然而,他又担心“恐背古人迹”,害怕违背了传统与历史的足迹。
在与路人的分别后,诗人陷入了深思:“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他意识到,选择道路时需要权衡古今,不能一味追求便捷而忽视了传统的重要性。诗人发现,“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现代的道路虽然方便,但古代的道路布满荆棘,象征着挑战与困难。他犹豫是否应该“欲行今人路”,担心会偏离古人留下的道路;还是“拟行古人路”,却又被现代人视为迂腐;最后,他无奈地想到,“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生活压力迫使他必须做出选择。
在内心的挣扎中,诗人感叹道:“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面对人生的选择与困境,他感到悲哀与无助。最终,他决定“不复见杨朱,路须行古陌”,即使面临非议,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踏上古老的道路,尽管它可能遥远且充满挑战,但至少能保持自我,不迷失于时代的洪流之中。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个人在面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之间的抉择时的内心矛盾与挣扎,以及对坚守自我与传统价值的思考。通过诗人对“今古路”的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
金钱石竹道傍秋,翠黛红裙马上讴。
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三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溜洒浮磬。
山前见虎迹,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遇虎我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宋·苏轼】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明朝三子至,诗律严号令。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空岩侧破瓮,飞溜洒浮磬。山前见虎迹,候吏铙鼓竞。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笑谓候吏还,遇虎我有命。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https://shici.929r.com/shici/nlSI3.html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
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
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
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