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阴满地,东风刚报,马塍春晚。
痛绝西州,何处昔年门馆。
蜕蝉剩有辞秋语,一读一回肠断。
鹧鸪声、病室维摩,泪随花散。
署词人誓墓,臣心暗苦,冷似枯桐空半。
雨晦泉寒,谁信暮烟能暖。
剧怜海角红光现,不照夜台落雁。
正微吟、草长江南,犹是燕慵莺懒。
藤阴满地,东风刚报,马塍春晚。
痛绝西州,何处昔年门馆。
蜕蝉剩有辞秋语,一读一回肠断。
鹧鸪声、病室维摩,泪随花散。
署词人誓墓,臣心暗苦,冷似枯桐空半。
雨晦泉寒,谁信暮烟能暖。
剧怜海角红光现,不照夜台落雁。
正微吟、草长江南,犹是燕慵莺懒。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悼念。"藤阴满地,东风刚报,马塍春晚",开篇即以春日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痛绝西州,何处昔年门馆",直接点明了对旧日场景的怀念与失落感。
"蜕蝉剩有辞秋语,一读一回肠断",以蝉蜕比喻逝去之人,其辞秋语仿佛仍在耳边回响,触动人心,引发无尽的哀思。"鹧鸪声、病室维摩,泪随花散",通过鹧鸪啼鸣与病榻上的维摩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泪水随着飘落的花瓣一同洒下,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署词人誓墓,臣心暗苦,冷似枯桐空半",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痛相结合,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内心的痛苦。"雨晦泉寒,谁信暮烟能暖",以晦暗的天气和冰冷的泉水象征着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而"暮烟"虽能带来一丝温暖,却难以抚平心中的伤痛。
"剧怜海角红光现,不照夜台落雁",表达了对远方或遥远事物的眷恋,但这些美好却无法照亮逝者所在的夜台,增添了诗作的悲剧色彩。"正微吟、草长江南,犹是燕慵莺懒",以江南的景致和慵懒的燕子、黄莺,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情悼念,展现了深沉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含蓄而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
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
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
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城上危楼势孤峙,楼头尽见湖中水。
水色澄明游者多,古来雅以鉴为比。
家家画舫日斜归,处处菱歌烟际起。
清涟蒙润一都会,碧底涵空三百里。
溥哉利及镇东人,而我常嗟马臻死。
今滋史君多感慨,所以望湖心不已。
频登雉堞追古往,盛集宾朋为宴喜。
楼南极目芙蓉花,万叠红英照千骑。
泰伯何为者,不以身为身。
逊避天下位,奔走句吴滨。
隐德昭来世,遗祀传斯民。
吁此廉让国,合生廉让人。
怒潮卷雪,巍岫布云,越襟吴带如斯。
有客经游,月伴风随。值盛世。观此江山美。
合放怀、何事却兴悲。不为回头,旧谷天涯。
为想前君事。越王嫁祸献西施。吴即中深机。
阖庐死。有遗誓。句践必诛夷。
吴未干戈出境,仓卒越兵,投怒夫差。鼎沸鲸鲵。
越遭劲敌,可怜无计脱重围。
归路茫然,城郭丘墟,飘泊稽山里。
旅魂暗逐战尘飞。天日惨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