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五日过蓬溪书净戒寺》
《八月十五日过蓬溪书净戒寺》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瓦冷云埋殿,灯长黑暗沙。

药灵閒草木,蔓走古龙蛇。

石佛随山老,松梯转路赊。

门前溪水浅,无处问仙家。

(0)
注释
瓦:指屋顶的瓦片。
埋:覆盖。
殿:宫殿。
药灵:具有灵性的药草。
閒草木:悠闲生长的草木。
蔓走:蔓延爬行。
古龙蛇:古老的龙蛇象征。
石佛:石刻的佛像。
随山老:与山同老,形容历史悠久。
松梯:松树形成的阶梯。
转路赊:弯曲的道路。
溪水浅:小溪水量少。
无处:没有地方。
问仙家:寻找仙人的居所。
翻译
寒瓦上积着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宫殿的庄严,灯火在暗淡的沙地上摇曳。
药草在闲适的环境中生长,蔓延如同古代的龙蛇之形。
石头雕刻的佛像伴随着山的岁月一同老去,松树形成的阶梯蜿蜒曲折。
门前的小溪水位浅,找不到通往仙家的路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面。"瓦冷云埋殿,灯长黑暗沙"一句,通过对寺庙瓦片上积冷云与夜晚昏黄灯光、河沙间隐现的黑暗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药灵閒草木,蔓走古龙蛇"则让人联想到深山中的奇药与盘曲交织的老树和古老传说中的龙蛇,此处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也隐含着仙境神秘。

"石佛随山老,松梯转路赊"一句中,石佛作为时间的见证,与山同寿,显得格外沉稳;而"松梯"则是一种通往深处的路径,转折复杂,引人入胜。"门前溪水浅,无处问仙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珍珠帘/真珠帘

阴阳内感相交结。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通彻。

这玄关、深奥难轻泄。

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

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

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超越。

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0)

好事近.赠赵制机

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

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

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

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

(0)

小舟

万顷波中独钓身,短仓低屋旧丝纶。

自怜清夜歌明月,谁共沧洲采白蘋。

(0)

木兰花·其一次韵赠歌妓

十二阑干褰画箔。取次穿花成小酌。

彩鸾舞罢凤孤飞,回首东风空院落。

杳杳桃源仙路邈。晴日晓窗红薄薄。

伤春还是懒梳妆,想见绿云垂鬓脚。

(0)

潘少白前岁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尺而文理巧秀有山水烟云之状予以作砚屏始成因赋长吟以遗之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

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

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

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

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

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

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

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

鬼神往往窃馀巧,戏弄笔墨留斑斑。

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泠泠,萧斋静对如有聆。

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

(0)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衣舂米种麦泣布卖菜者作十妇词·其五

欲识农家乐,听予行馌词。

两家从结发,一饭亦齐眉。

世上恩多薄,田间礼莫违。

不须言富贵,头白镇相随。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