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绝句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uānchéngjùnlóuyǎngxiègōng
sòng / lónghàn

cuìpíngmiànchǎnglángānxièlǎoshīqíngshuōguān

húnlěngqīngshānxǐngyínshēngshènzàishíquánjiān

翻译
翠绿的屏风四面敞开栏杆,
年迈的谢公不再多谈他的官职。
注释
翠屏:绿色的屏风,可能指代山水景色。
敞阑干:敞开的栏杆,形容视野开阔。
谢老:指谢灵运,古代文人,这里泛指年长的诗人。
诗情:诗歌的情感或创作灵感。
不说官:不再谈论做官的事情。
魂冷:心境清冷,灵魂沉静。
青山:青翠的山峦。
呼欲醒:仿佛呼唤着要醒来。
吟声:吟诵的声音。
渗:渗透,这里指声音融入。
石泉:石头间的泉水。
鉴赏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这两句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翠屏”指的是郁郁葱葱的山势或是绿色如屏的竹林,“敞阑干”则形容楼台的开阔与宏大。谢老,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谢灵运,以诗情不涉官场著称。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登高所感,心灵被清幽的山色所沁润,“魂冷”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青山”呼之欲出,似乎能唤醒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而“吟声渗在石泉间”,则是诗人吟咏的声音与自然融为一体,渗透在清脆的泉水之间,显得既神秘又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山色、楼阁、诗情的描绘,以及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周应宿母金氏易饮亭

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

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0)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其四

莫叹浮云与逝川,自家风月落谁边。

泣麟已后千馀岁,喜猎曾惊十二年。

(0)

彭石屋山约成·其五

架上常封三万卷,枕边惟傍五千文。

人来问学无言对,兴到吟诗有鸟闻。

(0)

登天池绝顶用龙溪见怀韵·其二

绝顶半江吟,偏增念远情。

望穷落日处,觉有御风声。

(0)

重晤刘孔修

季雅昔求邻,郤超属上宾。

谁堪十载后,空忆隔江人。

芸馆留山雨,梧垣直禁宸。

龙泉从此失,鸾血续何因。

霜月严城夜,郊原飞盖晨。

凤林同访隐,甃梵得袪尘。

芳屧金螺岭,兰舟白鹭津。

歌云看意概,矢日见情亲。

信宿期宁数,风沙迹易湮。

停骖同水远,牵思柳条新。

朝檄终归汉,关繻尚滞秦。

飙车不可望,爱护别离身。

(0)

重阳

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

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

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