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秘武水,气蒸翼轸西。
自有天地来,谁能测端倪。
混混无终极,上与星汉通。
纵观一稊米,万象森鸿蒙。
俯瞰神龙宅,仰跻玄帝宫。
玄宫何所见,亭亭两苍松。
松稍挂明月,倒景西池中。
龙惊卧不稳,喷涛射晴空。
雷雨霎然至,震惊镆铘峰。
居人皆辟易,行者迷西东。
怪此不移时,谭笑曾未终。
回视灵泉上,澹烟横白虹。
灵泉秘武水,气蒸翼轸西。
自有天地来,谁能测端倪。
混混无终极,上与星汉通。
纵观一稊米,万象森鸿蒙。
俯瞰神龙宅,仰跻玄帝宫。
玄宫何所见,亭亭两苍松。
松稍挂明月,倒景西池中。
龙惊卧不稳,喷涛射晴空。
雷雨霎然至,震惊镆铘峰。
居人皆辟易,行者迷西东。
怪此不移时,谭笑曾未终。
回视灵泉上,澹烟横白虹。
这首诗描绘了武缘龙池的神秘与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奇。
首句“灵泉秘武水,气蒸翼轸西”,以“灵泉”开篇,点出地点,暗示了此处水源之独特与神秘。接着“气蒸翼轸西”则描绘了水汽蒸腾的景象,仿佛整个区域都被一层神秘的雾气笼罩,充满了未知与诱惑。
“自有天地来,谁能测端倪”,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浩瀚与深邃,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混混无终极,上与星汉通”更是将这种敬畏推向极致,将灵泉与星空相连,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视野。
“纵观一稊米,万象森鸿蒙”运用对比手法,以微小的稊米反衬出万物的繁复与复杂,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而“俯瞰神龙宅,仰跻玄帝宫”则通过想象中的神龙与玄帝,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色彩,增添了神秘感。
“玄宫何所见,亭亭两苍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两棵挺拔的苍松成为玄宫的标志,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永恒。接下来的“松稍挂明月,倒景西池中”则通过月光与倒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之中。
“龙惊卧不稳,喷涛射晴空”通过龙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异与壮观,龙的不安定与喷涌的波涛,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雷雨霎然至,震惊镆铘峰”一句,以雷雨的突然降临,描绘了自然界的威力与震撼,使得原本宁静的场景瞬间变得紧张而激烈。而“居人皆辟易,行者迷西东”则通过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自然现象的惊人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助。
最后,“怪此不移时,谭笑曾未终”表达了对自然现象持续时间之长的惊讶,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轻松与乐观态度。“回视灵泉上,澹烟横白虹”则以灵泉上的烟雾与彩虹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缘龙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以及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誇。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
石渠南畔小阑干,一种孤芳万玉攒。
应为癯儒嫌冷淡,故将素面污铅丹。
花前酒盏浑如梦,池上诗盟幸不寒。
美景要须公管领,转头还作隔年看。
更静钟初定。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
欲拨金猊添沉水,病力厌厌不任。
任蝶粉、蜂黄消尽。
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
花似我,瘦应甚。凄凉无寐闲衾枕。
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
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
孤负我、花期春令。
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
天尽处,悠悠兴。
碧旻收云兮,秋气肃清。万籁声沉兮,秋日晶荧。
青山崟崟兮,白石瑛瑛。
麋鹿跂跂兮出高陵,野鸟活活兮两岑对鸣。
黄犍湿湿兮逐羝群,或讹或寝兮于野于坰。
吾忘吾独兮,吾与禽兽兮为邻。
违市朝兮不与世撄,利名不入兮宠辱忘惊。
聊遗吾形兮放吾情,美背曝兮不可以遗君。
时分吾席坐兮,采樵负苓。
吾其徜徉乎此山以终吾生兮,其乐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