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
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
□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
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
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
□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
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疆地区特有的景象——黄土高坡上的简易房屋与废弃的土墙,暗示着这里曾是古代战场,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荒凉交织在一起。
颔联“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则从行旅的角度出发,表现了边塞之地的艰苦与不便。客人们在装载行李时优先考虑的是水源,而旅人在投宿时仿佛各自占据一隅,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生活中的孤独与隔绝感。
颈联“□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运用了拟声词和象征手法,通过“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与险恶。
尾联“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在长时间的停留后,诗人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难免会有孤独与失落的感觉,这不仅仅是边塞独有的体验,而是人生旅途上普遍的情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洞察与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九日明朝是。问宜轩何事,今朝众宾交至。
长记每年八月八,曾庆饮仙出世。
直推到、于今何意。
要待千崖秋气爽,向东篱、试探花开未。
挝急鼓,舞长袂。主人臭味花相似。
笑争春、红紫低昂,转头扫地。
独占西风摇落候,旋屑黄金点缀。
做得个、秋花元帅。
旧说东阳流菊水,饮之者、寿过百馀岁。
泛此酒,劝公醉。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
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
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灺。
士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
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
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
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
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文章盖代手,千载柳柳州。
落笔记山水,奇香撼琳球。
开卷一再读,宛若从之游。
历历爽心目,毛发为飕飕。
若人嗜清旷,步履素得幽。
揽胜得枢要,天地不可搜。
巉巉华山孙,藤萝护维陬。
绝顶葺荷盖,风月共夷犹。
物色自飞动,与我相答酬。
千里入睥睨,远眼纵莫收。
凭轩写清绝,文与境趣侔。
柳魂不可招,君几绍前修。
何当弃圭组,从君送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