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饭桃花,夫岂碍夭冶。
忽然漆桶破,随喜都潇洒。
何物为波旬,何物为般若。
露柱设授笔,灯笼为之写。
我非好谈禅,聊尔游戏也。
三年饭桃花,夫岂碍夭冶。
忽然漆桶破,随喜都潇洒。
何物为波旬,何物为般若。
露柱设授笔,灯笼为之写。
我非好谈禅,聊尔游戏也。
这首诗以桃花为题,寓含禅理,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短暂,以及对生命、禅悟的深刻思考。
首句“三年饭桃花”,以夸张的手法,将桃花之美渲染至极致,暗示桃花的美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全领略,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接下来,“夫岂碍夭冶”则表达了对桃花短暂生命的感慨,桃花虽美,却也难以长久保持其娇艳。
“忽然漆桶破,随喜都潇洒”两句,运用比喻,以“漆桶破”象征事物的突然变化或生命的终结,而“随喜都潇洒”则展现了面对这种变化时的豁达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和接受。
“何物为波旬,何物为般若”两句,进一步深入禅理的探讨,波旬在佛教中常指欲界之神,般若是佛教智慧的象征,这里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何为欲望,何为智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露柱设授笔,灯笼为之写”两句,以露柱和灯笼为喻,露柱象征着禅宗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接方法,灯笼则可能象征着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两句表达了通过实践和领悟,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和智慧的提升。
最后,“我非好谈禅,聊尔游戏也”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非专门谈论禅学的人,只是借此游戏般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艺术创作的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桃花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禅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禅悟的深刻理解,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