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
提携燕代卒,意气恣纵横。
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
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
弯弧白象斲,重铠文犀成。
敌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
裨校拥纛前,都护随镳行。
首功不足计,当为誇擒生。
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
提携燕代卒,意气恣纵横。
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
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
弯弧白象斲,重铠文犀成。
敌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
裨校拥纛前,都护随镳行。
首功不足计,当为誇擒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的日常生活和战斗场景。首句“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展现了将军早出晚归的艰辛与军事行动的频繁。他率领着燕代士兵,意气风发,纵横疆场,体现出其豪迈的气概。
“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表达了将军受命于朝廷,远征千里,拥有独立指挥的权力。接下来的诗句“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通过环境和武器的描绘,烘托出将军的勇猛和装备的精良。
“弯弧白象斲,重铠文犀成”进一步描绘了战马和铠甲的华丽,显示出将军的威严和军队的豪华。他的英勇使得敌骑闻风丧胆,“敌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将军的名声远播四方。
在行军过程中,将军身边有裨校簇拥,都护护卫,显示出其地位显赫。“首功不足计,当为誇擒生”则强调了将军不仅追求战功,更以俘虏敌人来彰显自己的战绩,体现了其智勇双全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将军行》通过对将军日常生活的刻画和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塑造了一个威武、智勇并重的将领形象,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