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崙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崙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连续的骄阳之后,遇到骤雨而无法返回家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归乡之路的无奈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一开始便设定了季节背景,从炎热的夏日转向阴雨连绵的天气,展示了季节变化的意象。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但因为河流宽阔而无法实现,这里寓示了离别之苦和自然力的无情。
接下来的几句:“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则详细描绘了渡河的艰难,船只破损、岸峭壁立,以及对撑船人的辛勤工作和担忧。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诗人站在城墙之上,凝视着高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流露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崙岑。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这里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地方,草木随意生长,没有隔断与遥远山脉的联系,同时也形容了天气的阴沉和衣服上沾湿的水珠。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诗人提到了园中果实的丰收,以及对过去岁月里诸侯进献珍宝的情景,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赞颂。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这几句则表达了对国家不重视百姓、官府压迫民众的不满,以及诗人客居异乡时的孤独感受和偶尔弹奏瑶琴以自遣。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希望摆脱困境。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诗人在这段落中细致地描述了溪水的清澈、树木的茂密,以及对归乡路上听到的樵夫牧童之声感到欣慰。
最后,“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则是诗人对子女的关爱和希望解除自己心中的重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困顿、思乡、追忆美好生活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深刻意境和丰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