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夜携杯浮桥看月》
《十三夜携杯浮桥看月》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轮秋月到天心,此夜全无云片侵。

雅静每于閒后见,孤高难向闹中寻。

渐圆渐好形神正,愈大愈明精气深。

最是溪间波影里,金光摇动玉沉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深夜携杯前往浮桥赏月的情景,通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月之静美与高洁。首句“一轮秋月到天心”,以“秋月”点明季节与时间,以“天心”象征高远与纯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此夜全无云片侵”一句,强调了月夜的清朗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所覆盖,没有一丝云彩的干扰。

“雅静每于闲后见,孤高难向闹中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月的雅静与孤高与喧嚣的环境相对比,突出了月色的独特魅力,只有在宁静的时刻才能真正领略其韵味,而在热闹的环境中则难以寻觅其踪迹。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月之美的理解。

接下来,“渐圆渐好形神正,愈大愈明精气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相变化之美,以及月光的深邃与纯净。随着月亮逐渐圆满,其形态愈发完美,而月光的明亮与内在的精气也更加深厚,展现出月色的动态美与内在力量。

最后,“最是溪间波影里,金光摇动玉沉沉”一句,将月光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溪间波影”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形成的光影效果,金光摇曳,仿佛玉石般沉静而富有光泽,进一步强化了月色的美丽与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月夜的静谧、高洁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其二

簇簇沙头系短篷,招提深处暮闻钟。

板桥不渡苍苔滑,漭漭江潭烟雨中。

(0)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其一

海上丹山碧树村,依稀风景似桃源。

春深古路无来往,负崦人家静闭门。

(0)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其三

归燕飞飞海上村,晓晴那复散鸡豚。

枫林社日无香火,风雨潇潇暮打门。

(0)

游山

东风应律景初温,暗送微青入晓痕。

落日天边明积水,炊烟山下起孤村。

苍厓还我曾游处,古寺无僧独闭门。

石磴不堪靴底滑,噤寒赤脚踏层云。

(0)

题龙

怪物生江濆,时潜以养智。

头角虽峥嵘,独力难自致。

春雷破顽阴,风雨复时至。

变化升九衢,焱燹著灵异。

嘘气生青云,沛泽犹未试。

万物天地间,闯然返生意。

(0)

沙洲草堂四首为欧氏题·其三

鲈鳜初肥风满林。海天寥廓绝拿音。

一声老鹤掠舟去,月出沙明蒲稗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