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淡风和画阁深,露桃烟柳影相侵,敛眉凝绪夜沈沈。
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少年何处恋虚襟。
月淡风和画阁深,露桃烟柳影相侵,敛眉凝绪夜沈沈。
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少年何处恋虚襟。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孙光宪的《浣溪沙·其十七》,是一首描写春夜思绪与离愁的抒情小品。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柔美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静谧月夜中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月淡风和画阁深”,以淡雅的月色、温和的春风作为背景,构建了一种幽深而又宁静的空间氛围。这里的“画阁”指的是精致美丽的楼阁,它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情感上的一种寄托。
接下来的“露桃烟柳影相侵”,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露水珠光的桃花和轻柔飘逸的柳絮,共同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而“影相侵”则暗示着自然界中万物互相交织,彼此渗透,这在情感上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第三句“我敛眉凝绪夜沈沈”,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晚里,眉头紧锁,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敛眉”意味着深沉的忧虑和内省,而“凝绪”则是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无尽思念。
以下两句“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则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诗人在梦中与亲朋好友的灵魂相遇,但醒来后发现只是幻觉,这种梦醒之后的失落感和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思念,被称为“春病”。“春病”是一种因春天的景物触动而生的离愁,诗人通过这种季节性的情绪,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少年何处恋虚襟”,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青春的眷恋。“恋虚襟”指的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留恋,这里“虚襟”象征着空寂无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少年时代的追念,抒发了对生命中那段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浣溪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深远又温柔的诗意空间。诗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情思念。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
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
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
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
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
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裴回肠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