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余国信归铅山》
《送余国信归铅山》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满腹书,眼壁塞。万里途,眼生翼。

眼壁塞,陆沉翁,眼生翼,龙断客。

陆沉夜漫漫,龙断身役役。

忽然弃掷聚萤囊,掉手不揖二千石。

瀛洲仙客上朝元,坐我楼船三百尺。

船高不知,风不知波。

钱塘江,不为江,滹沱河,不为河。

长江浊河乃一歌,河飞凫雁江惊鼍。

壮游如有神,勇去疑有魔。

迟日下化国,飘风飏卷阿。

鹿鸣声呦呦,雄藩礼为罗。我徯子至其无他。

(0)
鉴赏

此诗《送余国信归铅山》是明代诗人罗玘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余国信远行归乡的壮阔景象。

首句“满腹书,眼壁塞”以夸张之笔,形容余国信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以至于眼睛仿佛塞满了知识的壁障。接着“万里途,眼生翼”,想象他即将踏上万里长路,双目仿佛生出翅膀,象征着他的远行将如鹰隼般自由翱翔。

“眼壁塞,陆沉翁,眼生翼,龙断客”两句,进一步描绘余国信在旅途中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韧与决心。陆沉翁象征着困境中的老者,而眼生翼的龙断客则代表着勇敢前行的旅人。接下来的“陆沉夜漫漫,龙断身役役”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但余国信并未被困难击倒,反而在“忽然弃掷聚萤囊,掉手不揖二千石”中展现出不畏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

“瀛洲仙客上朝元,坐我楼船三百尺”描绘了余国信乘坐豪华巨舰,如同仙人一般遨游于海上,享受着壮丽的旅程。接下来的“船高不知,风不知波”则强调了航行的平稳与壮观,仿佛船只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干扰。

“钱塘江,不为江,滹沱河,不为河”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余国信对传统认知的超越,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长江与滹沱河的“一歌”与“一飞”,分别代表了静谧与动态之美,展现了余国信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壮游如有神,勇去疑有魔”表达了余国信在旅途中所展现的非凡勇气与智慧,仿佛拥有超凡的力量。接下来的“迟日下化国,飘风飏卷阿”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着余国信旅程的深远意义。

“鹿鸣声呦呦,雄藩礼为罗”通过鹿鸣之声,象征着余国信受到热烈欢迎与尊崇,如同进入了一个充满礼仪与秩序的雄藩之地。最后,“我徯子至其无他”表达了诗人对余国信归来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归来时能带来更多的智慧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余国信远行归乡的壮丽景象,以及他在旅途中所展现的勇气、智慧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清江浦盂兰盆会台上联

剪纸为招魂,想白骨黄泉,何事也虞窘乏;

开经频课佛,问青衫红粉,祗今可解皈依。

(0)

两广督署慈禧太后四旬万寿灯联

普天尽沐恩波,望黼扆而群钦保赤;

率土皆沾恺泽,集童叟而快读誊黄。

(0)

挽马玉昆联

溯中东一役而还,扈跸勤劳,筹边难苦,百战建丰功,欧亚同钦,俎豆旂常垂不朽;

记辛丑相从之日,戎帏借箸,荐牍滥竽,八年如昨梦,人天永诀,鼓鼙将帅有馀哀。

(0)

湖北巡抚署万寿联

春满万年枝,嫄基肇迹,姒嗣徽音,朱果承庥昌实箓;

化敷重译国,轩授珍符,舜调玉琯,白华致养谱笙诗。

(0)

拟曾左互嘲联

季子自命为高,与吾意见大相左;

藩侯以身许国,笑他功烈亦何曾。

(0)

阁后槅扇春联

海宇安恬,圆峤方壶开福地;

天阊詄荡,右平左磩上熙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