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为招魂,想白骨黄泉,何事也虞窘乏;
开经频课佛,问青衫红粉,祗今可解皈依。
剪纸为招魂,想白骨黄泉,何事也虞窘乏;
开经频课佛,问青衫红粉,祗今可解皈依。
此联以剪纸招魂与开经课佛为喻,表达了对亡灵的哀思与对佛法的信仰。上联“剪纸为招魂,想白骨黄泉,何事也虞窘乏”中,“剪纸为招魂”象征着人们通过艺术形式寄托对逝者的怀念,“白骨黄泉”则描绘了亡灵所在之地的凄凉景象,而“何事也虞窘乏”则表达了对亡者生活困顿的忧虑与同情。
下联“开经频课佛,问青衫红粉,祗今可解皈依”则进一步阐述了通过佛法寻求解脱的主题。“开经频课佛”意味着频繁地研读经典,深入佛法的教诲,“青衫红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间繁华与俗世生活,而“祗今可解皈依”则表达了在经历了世俗生活的种种后,人们对于佛法的归依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巧妙地结合了民间习俗与宗教信仰,既体现了对亡者的深切关怀,又蕴含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空城无人种禾黍。
土间生子草间长,满地蓬蒿幸无主。
近村虽有高树枝,雨中无食长苦饥。
八月小儿挟弓箭,家家畏我田头飞。
但能不出空城里,秋时百草皆有子。
黄口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