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七》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七》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

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

无语临机成渗漏,粗心开口堕情缘。

老儿今日亲分付,不写题衔款识全。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理及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首句“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以绘画为喻,描绘出一种纯净、原始的状态,仿佛在出生之前,一切面貌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没有被世俗的尘埃所遮蔽。这里强调的是本真状态的显现,即在未受社会影响、未被自我概念束缚之前的纯粹存在。

接着,“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进一步阐述了对真理的追求与理解。这里的“十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对智慧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方面,而“三要”则可能是指修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三个关键要素,通过这三点的深入理解,可以揭示出真理的奥秘。这种表述体现了禅宗中追求内在觉醒和直接体验真理的精神。

“无语临机成渗漏,粗心开口堕情缘”这两句则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机遇时,保持沉默和专注的重要性,避免因轻率的言语而错失良机或陷入情感的纠葛。这里强调了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和自制的必要性。

最后,“老儿今日亲分付,不写题衔款识全”表达了诗人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真理的追求,以一种不加修饰、不求名利的方式传递给后人。这种无私的传承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传播的重视,以及对后世的关怀和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体的自我认知、真理的追求以及知识的传承等主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其三

五更紞鼓听鼕鼕,熏罢朝衣宿火红。

独抱云窝贪美睡,卖花声过小胡同。

(0)

再和百堂·其一

裙剪湘云佩紫霞,春风消息露年华。

愁来不忍看残月,痴绝还思葬落花。

有器难收倾地水,无程可纪上天槎。

姻缘只好如鸿燕,海北江南各一涯。

(0)

总悼一首

王夫人与管夫人,湘水神还洛水神。

身到碧空齐解脱,手拈红豆独酸辛。

愁丝日绕诗中絮,泪迹时沾画里筠。

欲报怜才恩似海,此生情海愿沉沦。

(0)

曲房

青桐一树瘦摇凉,最密帘栊最后房。

细雨暗催眉黛绿,晚风微度鬓花香。

悄闻步屧推屏起,略近妆台触瑟忙。

一种乍尝惊颤味,清宵归卧细思量。

(0)

牡丹下宴集·其四

郎拈梅子出花阴,剥赠梅仁示意深。

故把玉纤摩弄久,教伊知道会伊心。

(0)

牡丹下宴集·其一

锦幛围云五色齐,入窗都展绿玻瓈。

名花一种春无赛,却见倾城首亦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