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与管夫人,湘水神还洛水神。
身到碧空齐解脱,手拈红豆独酸辛。
愁丝日绕诗中絮,泪迹时沾画里筠。
欲报怜才恩似海,此生情海愿沉沦。
王夫人与管夫人,湘水神还洛水神。
身到碧空齐解脱,手拈红豆独酸辛。
愁丝日绕诗中絮,泪迹时沾画里筠。
欲报怜才恩似海,此生情海愿沉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原湘所作的悼亡诗,以两位女性形象象征湘水神和洛水神,暗示了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怀念。首联将两位夫人比作湘水与洛水的女神,寓含着超越世俗的情感纽带。颔联描绘了她们在碧空中的解脱,但即使如此,她们的手上仍紧握着红豆(红豆象征相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酸楚。
颈联通过“愁丝”和“诗中絮”,以及“泪迹”和“画里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亡者的思念之情,如同愁绪缠绕,泪水洒落在艺术作品上,寄托哀思。尾联则深情表白,诗人愿意沉入情感的海洋,以报答对方曾经的怜爱,这种深情厚意犹如海之深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神话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引流藉高水,曲折成石渠。
注池得半亩,爰凿龙首疏。
池上何所有,文轩碧纱幮。
池畔何所有,九松翠郁扶。
步廊三面围,其外乃后湖。
湖亦岂大哉,池亦岂小乎。
谁复辨异同,惟以资灌输。
是时新秋霁,烦暑逃如无。
澄景又一时,触目皆清殊。
回思数年来,忧乐每与俱。
乐觉未满眼,忧若常盈躯。
展转被境迁,宁云见道徒。
咄哉吾言失,先忧原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