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州遇袁履善比部时量移郡丞》
《黄州遇袁履善比部时量移郡丞》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天涯把袂问何之,海内才名识汝迟。

此地更留苏氏赋,何人不诵谢公诗。

豫章一榻将悬日,洛下扁舟欲去时。

圣主似闻前席待,蓟门烟柳忆归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黄州遇袁履善比部时量移郡丞》。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袁履善在黄州相遇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朝廷的期待。

首联“天涯把袂问何之,海内才名识汝迟。”开篇即以“天涯”、“海内”展现广阔时空背景,诗人与友人在遥远之地相逢,感叹相识之晚,表达了深厚的情谊。接着,“才名”二字点出两人皆为文坛翘楚,相知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此地更留苏氏赋,何人不诵谢公诗。”借用了苏轼和谢灵运两位古代文豪的故事,暗示此地应有佳作流传,而诗人的才华亦如古人,定能留下传世之作,受到后人的传颂。这一联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颈联“豫章一榻将悬日,洛下扁舟欲去时。”转而描述了诗人即将离开黄州,前往豫章(今江西南昌)任职的情景。豫章一榻象征着即将开始的新职位,洛下扁舟则预示着离别。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尾联“圣主似闻前席待,蓟门烟柳忆归期。”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受到圣主的召见,如同汉代的晁错一样,被前席而坐,受到重视。同时,他心中挂念的是蓟门(今北京一带)的烟柳,即家乡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时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仕途的期待,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霜堤

长堤聊散步,短褐任风斜。

干叶响幽屐,枯枝打乱鸦。

山空云欲冻,霜老月偏华。

一望荒园外,萧条人几家。

(0)

题孙雁臣表姊倩所贻梅花白头翁画箑

疏影横斜野趣清,孙莘妙笔写闲情。

输他两个枝头鸟,雪里香中过一生。

(0)

闻雁

澹月疏桐夕,长空一雁鸣。

忽将秋塞意,写入暮钟声。

碧树凋佳色,红楼梦远征。

居人闲亦叹,况是客中情。

(0)

赋得新添水槛供垂钓即用七字为韵·其二

流水响依稀,千江尽如此。

一栽莲子花,不比寻常水。

(0)

杏花村二首·其二

不必清明节,沾衣雨乍飞。

红香遮眼遍,贪看竟忘归。

(0)

题查梅壑画

遥山落日明,渔渚夕烟起。

缘知数声笛,只在芦花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