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美人诗》
《伤美人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

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

(0)
鉴赏

这首诗《伤美人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萧纲所作,通过对昔日与美人的离别场景的追忆,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

首句“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开篇即以“倡女”与“荡子”的离别为引子,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倡女”多指歌妓,而“荡子”则可能是指游子或浪子,两者之间的离别,预示着爱情的不圆满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将当前的感伤与历史上的哀叹相联系,通过“陈王”(即南朝宋的陈霸先)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重现的遗憾。这里的“流风”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也可象征过往的美好时光,其难以重思,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脆弱。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变迁,翠带(可能指的是装饰品或衣物)上残留的结扣,象征着曾经美好的事物已不再完整;苔藓覆盖的台阶,隐喻着旧日的痕迹被岁月侵蚀,失去原有的面貌。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主题。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的感慨。在现实中,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存在,而在梦中,却可能产生疑问,是否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回忆还是虚构的幻象。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这两句描绘了环境中的美好景象,熏炉散发出的香气,庭树绽放出的花朵,虽是眼前之景,但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也暗示着即使在悲伤中,生活依然有其美好与希望的一面。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香炉中的香料终会燃尽,花朵也会凋零,寓意着一切美好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无法永恒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伤美人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萧纲

萧纲
朝代:南北朝   字:世缵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503―551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你喜欢

冬日书怀·其二

虚窗纳云影,清气满书帷。

败叶无空响,孤花有静姿。

冻凝苍藓径,寒到白鸥湄。

尝尽酸辛味,惟应晓镜知。

(0)

留别荆南女子吴秀英·其二

十载晴窗共绣针,挑镫每话至更深。

殷勤此后如相忆,秋月春风两地心。

(0)

寄兄沧来·其一

织尽人间寡女丝,三更涕泪一镫知。

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

(0)

病起

碧梧移影上林扉,西院无人晓日微。

病起名香焚不得,花阴小立当薰衣。

(0)

题阮太师母石室藏书小照

《籑诂》研经万卷收,嫏嬛仙馆翠烟浮。

斋名积古从公定,室有藏书是母留。

俭素时妆无一点,丹青小照足千秋。

应知淡月疏桐夜,缅想音容在选楼。

(0)

过西海子看新荷

凉亭水榭映朝霞,碧沼初开菡萏花。

海子西头杨柳岸,绿烟深处是仙家。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