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登原白斋中露台》
《最高楼.登原白斋中露台》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最高楼   押[庚]韵

阑干外,淼淼暮云平,叠叠乱峰生。

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

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

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怜故国,笑浮名。

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

俯尘寰,青一点,月三更。

(0)
鉴赏

这首《最高楼·登原白斋中露台》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先,词人以“阑干外,淼淼暮云平,叠叠乱峰生”开篇,通过“淼淼”和“叠叠”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时分,远处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两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城市生活,通过灯火与雪景的对比,展现了都市的繁华与宁静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则表达了词人在如此美景面前,虽有创作的冲动,却难以捕捉其精髓,体现了艺术创作的难度与挑战。

接下来,“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怜故国,笑浮名”几句,借用了历史人物桓伊和嵇康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名利的淡然态度。

最后,“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两句,展现了词人醉心于自然美景,渴望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俯尘寰,青一点,月三更”则以月夜下的小点为喻,表达了词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徐仲盟还松江

十年不见南州士,吴下相逢涕泗横。

鬓发苍苍俱老大,襟怀耿耿尚峥嵘。

年来江上鱼无味,夜半云閒鹤有声。

明日扁舟入空阔,岸花汀草不胜情。

(0)

过高钱探子章及禅寂咏心源不值

载酒东湖岁已阑,拟同朋旧醉开颜。

长须吟客近入郭,多病老禅才出山。

霞屿寺连寒水远,月波楼锁暮云闲。

停舟自对梅花酌,雪压孤篷夜未还。

(0)

秋夜二首·其二

志大空怀璧,交疏少断金。

半生成白首,十载对青衿。

朝市灰心久,山林托兴深。

红尘多汩没,清夜几沈吟。

(0)

幻住庵听松轩

不与俗同调,风生高树林。

老僧无法说,满院但潮音。

人静野禽下,雨凉山叶深。

悠然悦天籁,宛自是閒人。

(0)

又和顾仁甫观潮

候潮翻雪响泷泷,砥柱中流势激撞。

岂有明珰遗洛浦,欲投圆璧誓长江。

雪涛杂沓蜃楼起,海峤微茫雁字双。

莫讶伍胥遗恨在,越山南去未成降。

(0)

桐江道中

东风绿水动微波,晚泊滩头理钓蓑。

唤起江湖昔年梦,一帆寒雨听渔歌。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