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峭江边玉数峰,烟梳雨沐为谁容。
到时为向山灵道,归意如君一倍浓。
青峭江边玉数峰,烟梳雨沐为谁容。
到时为向山灵道,归意如君一倍浓。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玉峰在烟雨中的静美,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峰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青峭江边玉数峰”以“玉”形容山峰,既突出了山色的清丽,也暗示了山峰的高洁与珍贵。次句“烟梳雨沐为谁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比作经过烟雨洗礼的女子,梳妆打扮,似乎是为了迎接某位尊贵的客人,这里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重视。
后两句“到时为向山灵道,归意如君一倍浓”,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自己到达时会向山灵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思念之深,甚至超过了友人归心似箭的情感。这种构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兹山未称高,群阜胡若挹。
当其歌绕时,云霞四面集。
响戛忽若低,衣飘复如袭。
洒酒滴春华,至今芳草湿。
灼灼芙蓉姿,尚染胭脂汁。
宾从纷流水,委蛇朱履趿。
颐指山岳颓,风云惟呼吸。
不是孟参军,谁能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