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胜之三首·其三》
《和王胜之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俚歌。

坐睡樽前呼不应,为公雕琢损天和。

(0)
翻译
要知道太守有多么怜爱孤独的客人,
他甚至不惜在春天里吟唱俚俗的歌曲来亲近。
注释
太守:地方行政长官。
怜孤客:怜悯孤独的客人。
不惜:不吝惜。
阳春:美好的春天。
俚歌:民间通俗歌曲。
坐睡:坐着打盹。
樽前:酒杯前。
呼不应:叫他不应。
为公:为了你(指太守)。
雕琢:比喻用心或才情去创作。
损天和:损耗了自己的自然和谐。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和王胜之三首(其三)》。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太守宽厚待人的赞赏,以及诗人自己不拘小节、随性生活的情怀。

“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俚歌。” 这两句表明了太守对于游历的孤独旅者充满同情,愿意与他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并不介意自己的身份地位,与民间的俚俗歌谣共鸣。这里展现的是一种超越常规、平易近人的高风亮节。

“坐睡樽前呼不应,为公雕琢损天和。”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在酒樽之前沉醉于自己的世界,即使有人叫唤也不闻不问。最后一句表明为了给予他人(为公)打磨、雕刻出更美好的东西,甚至牺牲了天然的和谐。这部分反映的是诗人追求艺术与生活真实感的态度,以及在创作中对完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人性中的善良、自由和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对酒·其二

二仲为邻蒋诩家,萧然鹤发映乌纱。

春来歌唱惟消酒,老去园林尚种花。

蚤卜居庐依木石,不论日月住烟霞。

小斋半夜忘眠处,三尺盆池一口蛙。

(0)

雨中李世卿往还

助谈风满席,伴宿月流衾。

贫贱交游冷,江山脚迹深。

惠连何处梦,孟母此时心。

稍歇松斋雨,还来辨绣针。

(0)

有传罗一峰观化·其二

问讯南川子,金牛有是非。

忧为妻子地,泪湿故人衣。

岁晚流言恶,天涯信使稀。

西风吹落叶,故故傍愁飞。

(0)

赠张不已

不已心期不已知,明年八月战秋闱。

摩天气吐三千丈,蟾阙高扳第一枝。

(0)

马文祥寄五气朝元垆至·其一

隐者年来少在山,白云几片落人间。

玉台小径蓬蒿底,吾对吾垆尽日閒。

(0)

江上

迟迟春日满花枝,江上群儿弄影时。

渔翁睡足船头坐,笑卷圆荷当酒卮。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