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荆江》
《渡荆江》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万里金沙水,苍茫汇众流。

浪融巫峡雪,声落洞庭秋。

吴楚凭天堑,荆襄据上游。

溯洄乡思切,彼岸更回头。

(0)
鉴赏

这首诗《渡荆江》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万里金沙水,苍茫汇众流”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展现长江的辽阔与气势,金沙水象征着长江的源头,苍茫则描绘出其广阔无垠的景象,汇聚众流则展现了长江作为大河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接着,“浪融巫峡雪,声落洞庭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长江的动态美与季节变换的韵律。巫峡的雪与洞庭湖的秋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声音,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丽。浪融雪,声落秋,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吴楚凭天堑,荆襄据上游”则从地理的角度出发,点明了长江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天堑指的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这里指长江作为分隔吴楚两地的天堑,而荆襄地区则位于长江上游,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长江的地理意义,也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溯洄乡思切,彼岸更回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溯洄,意为逆流而上,此处暗喻诗人内心的归乡之情。即使身处远方,心中仍牵挂着故乡,即使到了彼岸,思绪也会不自觉地回头望向家乡的方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也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思乡情怀。

综上所述,《渡荆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长江的壮丽与诗人的乡愁,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

红槃花上绿烟微,风转天香暖著衣。

行遍四桥闲伫立,碧波时有綵鸳飞。

(0)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九

老境惟期得醉歌,何能浩荡涉风波。

关山月白闻归雁,风雨秋深想钓蓑。

(0)

题人画扇十首·其一雁

雪馀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0)

绿绮七咏·其三习毬场

连沧观下两军分,金勒争驰笑语温。

绰拨未能防辈棒,飞星时听过毬门。

(0)

松隐雨过二首·其一

坐见青天变黑云,雨来海上似翻盆。

千岩万壑方喷薄,寂历斜阳已挂门。

(0)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其三群臣酒三行并用正安之曲

清漏滴彤壶,皇仁雨露濡。

遥瞻天一笑,同效岳三呼。

御醴传觞速,宫花覆座敷。

欲知归美意,歌颂在康衢。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