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滋禾陇,午晴晒麦田。
真成时若岁,益感好生天。
响入铜壶静,祥调玉烛宣。
殷勤还自问,何以答皇乾。
暮雨滋禾陇,午晴晒麦田。
真成时若岁,益感好生天。
响入铜壶静,祥调玉烛宣。
殷勤还自问,何以答皇乾。
这首诗描绘了农事活动与自然景象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上苍恩赐的感激之情。首句“暮雨滋禾陇”,描绘了傍晚时分雨水滋润着农田的情景,表现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接着,“午晴晒麦田”则展示了雨后阳光普照,农民们在午间晾晒麦田的场景,体现了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
“真成时若岁,益感好生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如斯、自然恩赐的深刻感悟和感激之情。“响入铜壶静,祥调玉烛宣”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响比作进入铜壶的静谧,将吉祥之气比作调和的玉烛,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氛围。
最后,“殷勤还自问,何以答皇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如何回报上天恩赐的深思,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
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
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烟平。
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
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僶俛随尘埃。
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
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