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四》
《句·其四》全文
宋 / 徐玑   形式: 句  押[阳]韵

娇困扶头怜半醒,淡浓宜面斗新妆。

并肩罂粟多含怨,具体牡丹惟欠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而美丽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娇态与淡雅之美。

首句“娇困扶头怜半醒”,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半梦半醒的状态,仿佛刚从梦中醒来,眼神迷离,慵懒无力,需要人扶持。这里的“娇困”二字,既表现了女子的娇柔,也暗示了她因疲惫而略显慵懒的状态,引人遐想。

次句“淡浓宜面斗新妆”,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面容。她面色自然,不施浓妆,却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清新脱俗。这里的“淡浓”不仅指化妆的程度,更体现了女子的自然美与内在气质的和谐统一。“斗新妆”一词,既有对比之意,也暗含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展示。

后两句“并肩罂粟多含怨,具体牡丹惟欠香”,将女子与两种花卉进行类比,以花喻人,进一步丰富了形象的层次。其中,“并肩罂粟”可能象征着女子与某种具有负面情绪或困境的事物相对立,而“多含怨”则暗示了这种对立带来的不满或挣扎。“具体牡丹”则比喻女子本身,牡丹以其雍容华贵著称,此处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与尊贵。“惟欠香”则巧妙地点出了女子虽外表完美,但似乎还缺少某种内在的香气,这香气可能是品德、气质或是某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使得整体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徐玑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0)

百字令.度居庸关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

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

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

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谁放十万黄巾?

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

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

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閒庭堠。

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

(0)

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

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

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0)

过七里滩

上有高山下深谷,中起一滩浪如屋。

欲问此滩是何名,舟人摇手颜觳觫。

举头仰视天无光,舟底石声如转毂。

一线长绳天外牵,榜人力尽巉岩麓。

腾空作势似飞猱,走阴狂奔俨惊鹿。

岩上舟中两叫号,半似人声半鬼哭。

力争骇浪过滩来,共尘重生免鱼腹。

吁嗟我生命在天,胡为日与忧患逐。

一棹莼鲈未必非,老守乡园那知福。

(0)

山月

不知谁抱镜,挂在白云岑。

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美人此遥夜,千里结愁心。

解带松风下,霜华流素琴。

(0)

点绛唇.春愁

九十春光,可怜长日空辜负。

别离情绪,最怕黄昏雨。倚遍楼头,望断春归处。

人无语,落花飞絮,又过秋千去。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