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当时大隐名,容光道是少微精。
乾坤已尽衣冠望,山水惟留杖屦情。
春雨西原迷石笋,秋风楚泽泣金英。
郎君分义年家少,欲荐江蓠恨转生。
南国当时大隐名,容光道是少微精。
乾坤已尽衣冠望,山水惟留杖屦情。
春雨西原迷石笋,秋风楚泽泣金英。
郎君分义年家少,欲荐江蓠恨转生。
这首挽诗《挽王封君》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王封君高尚品德与人格魅力的深切缅怀。
首联“南国当时大隐名,容光道是少微精”,开篇即以“大隐”二字点出王封君的隐士形象,暗示其虽不显于世,却拥有超凡脱俗的品格,犹如夜空中不起眼但实为星辰之一的“少微星”。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王封君比作夜空中的星星,既表达了对其人格的赞美,也暗示了其在世时的低调与不求闻达。
颔联“乾坤已尽衣冠望,山水惟留杖屦情”,进一步描绘了王封君在世时的影响力与离世后的影响。前句“乾坤已尽衣冠望”意味着整个天地间,无论是世俗之人还是文人雅士,都对他充满敬仰与怀念,表达了其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后句“山水惟留杖屦情”则转向自然景观,暗示王封君喜爱自然,常与山水为伴,他的精神与情感在自然中得以延续,仿佛他并未真正离去,而是化作山川间的风物,继续与后人交流。
颈联“春雨西原迷石笋,秋风楚泽泣金英”,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哀伤而壮美的氛围。春雨迷蒙的西原上,石笋似乎被雨水模糊了轮廓,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生命的短暂;秋风中,楚泽边的金英(可能指菊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哭泣,表达出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与不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尾联“郎君分义年家少,欲荐江蓠恨转生”,收束全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惋惜。前句“郎君分义年家少”是对逝者身份的尊敬,暗示其年轻时便已立下大义,为家族或社会做出了贡献。后句“欲荐江蓠恨转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无奈,想要推荐逝者为后世所知,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王封君生前事迹与性格的描绘,以及对其离世后影响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日出城门啼早鸦,杖藜投足野僧家。
非关西寺钟前饭,要看南枝雪里花。
玉局偶然留妙语,焦坑从此贵新茶。
刘郎寄我兼长句,落笔更如锥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