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龙潭石岩》
《题龙潭石岩》全文
宋 / 马大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揽辔观风只课程,风云要挹楚乡清。

晨旌几碍观山目,夜柝翻惊梦月情。

观者宁知部使者,平生元是老书生。

沧浪何处无人识,欲往从之一濯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tánshíyán
sòng / tóng

lǎnpèiguānfēngzhīchéngfēngyúnyàochǔxiāngqīng

chénjīngàiguānshāntuòfānjīngmèngyuèqíng

guānzhěníngzhī使shǐzhěpíngshēngyuánshìlǎoshūshēng

cānglàngchùrénshíwǎngcóngzhīzhuóyīng

翻译
我骑马漫步欣赏风景,只想体验楚地的清新气息。
早晨的旌旗妨碍了我观赏山景,夜晚的更鼓声又让我在梦中惊醒。
旁观者怎会知道我其实是地方官员,一生都曾是个老书生。
在那沧浪水边,有谁能理解我的志向?我想去那里洗涤心灵。
注释
揽辔:骑马。
观风:欣赏风景。
楚乡:楚地。
清:清新。
晨旌:早晨的旌旗。
碍:妨碍。
观山目:观赏山景。
夜柝:夜晚的更鼓。
观者:旁观者。
部使者:地方官员。
元是:本来是。
老书生:老读书人。
沧浪:沧浪水。
濯缨:洗涤冠缨,象征洗去尘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书生在自然风光中的感慨与自嘲。"揽辔观风只课程,风云要挹楚乡清"表现了诗人驻足于龙潭石岩之地,仰望风云变幻,与周遭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

"晨旌几碍观山目,夜柝翻惊梦月情"则写出了诗人在白天观赏山川,夜晚沉浸于月光之下的情感世界。晨昏交替,自然景物与内心情绪交织,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和情感投入。

"观者宁知部使者,平生元是老书生"透露出诗人的自嘲,他虽身为官员,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读书人的纯粹与淡泊。这种身份与精神世界的对比,更显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和不羁。

最后两句"沧浪何处无人识,欲往从之一濯缨"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愿望。"一濯缨"形象化地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马大同
朝代:宋

严州建德人,字会叔。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小官时,以刚介闻。孝宗时每进对,辄陈恢复大计。所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累官户部侍郎。学者称鹤山先生。
猜你喜欢

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其一

已是阳生春尚迟,微茫天意总难知。

远为隔岁占丰歉,近向穷黎问冻饥。

一县有官能造福,三冬得雪正调时。

从来斡运由人事,翘首贤能济治思。

(0)

故履吟

人故不更生,履故不再新。

敝弃复何惜,翻思制履人。

自从著我脚,三年骨肉亲。

关山越险阻,寒暑逐风尘。

记得戎马仓皇中,孑身茧足嗟途穷。

芦中渡船津桥马,事后如何不论功。

故履尚存人已往,举足何堪一回想。

且携竹杖看浮云,人生能著屐几两。

(0)

自经丧乱,家园花木殆尽,独素心兰数盆尚存。展转得归寄寓,初开一花,诗以劳之

乱蓬满地落花风,憔悴荒园兰蕙丛。

长物仅存宁我有,素心孤抱与谁同。

根因迁地生如寄,香是还魂梦欲空。

似为萍踪相慰藉,半阶凉月话秋虫。

(0)

夜坐·其二

枨触无端发浩歌,人间叹息尚兵戈。

直须掩卷蒙衾卧,无奈关山梦又多。

(0)

酬裘笙白孝廉、云浦上舍兄弟

清华门望冠南州,兄弟才高五凤楼。

笑我山中才纵目,知君天外独昂头。

集成花萼双声合,思入云烟八面收。

大笔小窗惭未称,敢夸座上有枚邹。

(0)

泳恩楼即目八首·其五葛溪桥

双虹对影锁清渠,断堞危垣画不如。

花外酒帘寒雨细,柳边渔笛晚风疏。

客怀远浦归帆后,人语新潮趁市初。

冷笑长卿题柱意,丈夫何必定高车。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