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惑愚民倚怪神,诛锄当见不淹旬。
何尝耳目亲旗鼓,只是流离失业人。
啖惑愚民倚怪神,诛锄当见不淹旬。
何尝耳目亲旗鼓,只是流离失业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避方寇五绝(其二)》,主要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某些现象。首句"啖惑愚民倚怪神",形象地揭示了有些人利用百姓的无知和恐惧,装扮成神秘力量来迷惑和控制他们。"诛锄当见不淹旬",暗示了对于这些欺骗行为,正义的力量行动迅速,不会拖延太久。
第二句"何尝耳目亲旗鼓",表达了对那些只关注表面形式,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疾苦的权贵们的讽刺,他们并未亲身参与抗敌,而是躲在一旁。最后一句"只是流离失业人",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人们流离失所,失去生计,这是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权贵的虚伪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战争的残酷,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