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学寒蛩窗下吟,嗤嗤不作两般声。
大千世界都闻了,管甚痴龙睡不惊。
莫学寒蛩窗下吟,嗤嗤不作两般声。
大千世界都闻了,管甚痴龙睡不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端平甲午踏槐前记梦中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境界。
"莫学寒蛩窗下吟,嗤嗤不作两般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现象的批评或自我警示。"寒蛩"指的是秋天的蝉,它们在冷清的夜晚发出单调的声音。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说,不要像那些只会发出单一声音的寒蛩一样,只会重复同样的言辞,而应该有更丰富、多样化的表达。
"大千世界都闻了,管甚痴龙睡不惊。"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大千世界,即广阔无边的宇宙,都能听见某种声音或信息,但诗人却像一条酣睡的痴龙,对于周围的一切都不为所动。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独到的思想情感。
懒即蓬莱访具茨,平分不费一钱赀。
子綦隐几而闻者,太白停杯以问之。
螃蟹螯肥毋与事,琵琶调下莫题诗。
是知二老回头笑,不料清源有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