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严太守道卿同登莫釐峰》
《与严太守道卿同登莫釐峰》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微雨发春妍,东风花外软。

艮朋约佳游,遥指莫釐巘。

平生山水心,老脚肯辞茧。

壶觞纷提携,曲磴屡回转。

小憩山之腰,秘境渐披蒇。

紫翠盖幢翻,青黄绣裀展。

须臾造其颠,四顾目尽眩。

太湖小汀滢,风帆时隐见。

吴门俯可掇,越峤杳堪辨。

摩挲旧题名,班驳半苔藓。

日斜下山椒,窅尔迷近远。

问途值樵夫,失脚悔已晚。

悬厓飐伶俜,绝壑窥淟涊。

熹微认前村,山寺吠鸣犬。

解衣得槃礴,仰视坐犹喘。

韩公镌华岳,正自恐不免。

登高弗知厌,持用戒轩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严太守道卿一同攀登莫釐峰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悟。开篇以“微雨发春妍,东风花外软”描绘出春雨初降,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春风轻拂,花香弥漫,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艮朋约佳游,遥指莫釐巘”表达了友人相约出游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即将攀登的莫釐峰充满期待。

“平生山水心,老脚肯辞茧”流露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即使年岁已高,仍不辞劳苦,渴望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壶觞纷提携,曲磴屡回转”则生动描绘了登山途中,众人携带酒壶,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小憩山之腰,秘境渐披蒇”写出了登山过程中的短暂休息,以及逐渐揭开神秘山中景色的惊喜。“紫翠盖幢翻,青黄绣裀展”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美丽,如同紫色和绿色的旗帜在空中飘扬,青色和黄色的地毯铺展在地面。

“须臾造其颠,四顾目尽眩”描述了到达山顶后,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目不暇接的壮观景象。“太湖小汀滢,风帆时隐见”通过对比,展现了太湖的广阔与山峰的巍峨,风帆在湖面上时隐时现,更添了几分动态美。

“吴门俯可掇,越峤杳堪辨”则将目光投向远方,吴门(苏州)近在咫尺,越峤(浙江)却显得遥远,体现了作者对地理空间的敏锐感知。“摩挲旧题名,班驳半苔藓”描绘了在山中寻找历史痕迹的过程,古老的题名被岁月侵蚀,斑驳陆离,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日斜下山椒,窅尔迷近远”写出了夕阳西下,登山者逐渐下山,对远近景色的感慨。“问途值樵夫,失脚悔已晚”则是登山过程中的一次意外,提醒人们在自然面前要保持谨慎。“悬厓飐伶俜,绝壑窥淟涊”描绘了悬崖峭壁的险峻和深谷的幽暗,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危险并存。

最后,“熹微认前村,山寺吠鸣犬”写出了天色渐暗,寻找到村庄和寺庙的情景,犬吠声增添了夜晚的宁静。“解衣得槃礴,仰视坐犹喘”表达了登山后的轻松与满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韩公镌华岳,正自恐不免”引用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登高望远的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的诱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攀登莫釐峰的经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次韵答闻山·其二

实少匡时策,虚传拙政声。

中台惭宠命,倒囷负鳏茕。

访旧春生座,论诗雨满城。

最忻高士侧,下榻领深荣。

(0)

舟夜

道人爱夜寂,习静虚舟中。

开帘恐辜月,系缆讵忧风。

眼鸥恋暖渚,归雁喧晴空。

乡心不及水,坐驰徒向东。

(0)

石亭寄诗和答

休官独向山中住,久厌疏狂学孟公。

盘薄解衣时作画,跏趺临水亦谈空。

松萝野兴宜明月,海岳文光贯彩虹。

愧我离君走尘土,高情徒寄梦魂中。

(0)

乍暖

阴厓春令几时回,即有山花映路开。

冰雪祗今无处著,柳丝桃萼莫疑猜。

(0)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八

荒云漠漠荆江浒,霜霰萧条残野䇢。

堪羡仙台尺五天,枝枝碧玉承春雨。

(0)

送王子新游溧川

王生龙凤姿,夙慕嵇阮踪。

举目局四海,何心顾樊笼。

词标文苑秀,书拟绝代工。

端居不出户,华誉溢金镛。

浩荡五岳怀,婚嫁犹未终。

问讯罨画溪,结想三茅峰。

采芝共谁飧,石髓或可逢。

顾予疲薾人,枯鱼困泥中。

望望紫烟驾,引领溯长风。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