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0)
注释
欲去:想要离去。
未成去:还未真正离开。
朔风:北方的寒风。
怒涛:汹涌的波涛。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帆。
洲外:江洲之外。
列岫:排列的山峰。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寒透:寒冷穿透。
归艇:归来的舟船。
儿曹:孩子们。
翻译
想要离开却还未离开,北风吹过海面掀起怒涛。
一片孤帆在远处扬起,连绵的山峦在雾中显得更高。
竹屋被雨水打湿了床铺,纸糊的窗户让寒气直透衣袍。
远远地期待着归来的舟船,傍晚时分孩子们也在焦急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开篇“欲去未成去”,表现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无法离去的矛盾心情。紧接着,“朔风鸣怒涛”则是用强烈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激荡和不安。朔风,即边塞之风,常用以比喻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这里借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动荡。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这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片帆指的是远方的小船帆,洲外是河流中的小岛,列岫即一排排的山峰,而这些山峰又被薄雾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心中对于远离家乡、漂泊他方的孤独与寂寞。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竹屋指的是用竹子建造的小屋,而雨水渗入了被褥,纸窗亦因寒冷而变得透明。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生活中的贫困。

最后,“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遥应是远处的回响,望归艇则是希望回到家乡的小船,而“向夕走儿曹”则是说诗人在傍晚时分急匆匆地赶路,儿曹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用以强调归家的迫切。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送李阆州二首·其二

少陵曾赋阆州诗,苦说城南天下稀。

铃閤讼閒帘半卷,胡床客好麈频挥。

著鞭尚及春耕劝,促诏应随晓仗归。

他日遗簪犹在念,端容杖策扣黄扉。

(0)

客中二绝·其一

客中有梦自难成,未了风声又雨声。

二十五声秋夜点,谁人数得甚分明。

(0)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绝见寄次其韵·其一

山房锁剑涩生尘,独鹤沙边久念群。

我有好诗谁画得,一江残照数峰云。

(0)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其二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0)

南台点集海舰

粤国无诸故垒摧,吐吞江海亦雄哉。

峰峦叠叠青螺髻,翠幄重重锦绣堆。

破浪乘风浮战舰,荒烟落日傍龙台。

倦游已喜瓜期近,立马沙边更几回。

(0)

次韵薛士昭琴室

抗志青霞上,高情复见今。

五言冠诗眼,三叠玩琴心。

世业含香地,传衣翰墨林。

朝端方吁俊,正始有遗音。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