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濡须桥》
《咏史诗.濡须桥》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0)
注释
徒:白白地。
向:向着。
濡须: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吴孙权曾在此筑濡须坞以拒曹军。
欲:想要。
受降:接受投降。
英雄:指某位具有杰出才能的将领。
才略:才能和智谋。
独无双:独一无二,无人能比。
天心:上天的意愿或命运。
金陵:古称,今南京,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的都城。
便:方便,适宜。
高步:卓越的步履,比喻超凡的行动或计划。
何由:如何能够。
得:能够。
渡江:渡过长江。
翻译
白白地向濡须口求降,他的英雄才能无人能及。
上天的心意不在金陵停留,他如何能轻易渡过长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濡须桥》。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濡须桥上,心怀壮志想要接受天下的英雄豪杰,但发现真正的英雄才华横溢、无与伦比的人物却是绝无仅有。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渴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期待。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忧虑和无奈。金陵即是南京,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中心。而“天心”通常代表着上天的意志或自然规律。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无常感,以及个人能力再高超也难以跨越时代巨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濡須桥这一具体景物与抽象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其三吴主权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

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

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0)

郡城阴雨

节过中秋雨骑月,残秋徂冬泥滑滑。

郡城风急不胜寒,掉臂归来煨榾柮。

菊残不见傲霜枝,梅花数点香满池。

任尔霜前弄喉舌,暖回黍谷日迟迟。

(0)

忆家园四首·其三

新槐绿竹夹门栽,婪尾鼠姑先后开。

多种菊苗留晚节,预炊青麦酿香醅。

(0)

花马竹枝词七首·其三

月下何人觱篥吹,齐声高唱踏蛮儿。

算从边塞西风起,踏到落花三月时。

(0)

再为厉行断发咏

长叹无天可避秦,中华远海总蒙尘!

本为海岛埋头客,更变伊川被发人。

愧与伍间伧父辈,错成廿载寓公身。

江湖满地供樗散,不数裈中虮虱臣。

(0)

逃剪发感咏

穆生久惧楚人钳,藏尾藏头二纪淹。

发短忽惊城旦酷,令轻犹比路灰严。

山中夏馥缄须去,稷下淳于努目瞻。

匿迹时将形影问,余颅何术葆鬑鬑!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