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渔乐图》
《题渔乐图》全文
清 / 张廷玉   形式: 古风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首句“秋江渺渺无津涯”,以“渺渺”二字勾勒出秋江的辽阔与深远,仿佛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意境。接着,“江边渔父船为家”一句,点明了渔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船为家,随波逐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两句,通过渔人行舟于江面,即使在夜晚也能依靠明月和芦花辨识方向,展现出渔人生活的自然和谐与对环境的熟悉。这种生活状态,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诗意。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描绘了渔人清晨出海捕鱼的情景,西风中举网,捕获了丰富的鱼群,满载而归,渔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体现了劳动的收获与满足感。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则进一步展现了渔人家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负责生火做饭,妻子烹饪新鲜的鱼肉,邻里间相互赠送美酒,共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了渔人生活的和谐与淳朴。

最后,“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暗示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自己虽不懂渔歌,却能理解并欣赏渔人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张廷玉

张廷玉
朝代:清   字:衡臣   号:砚斋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1672年-1755年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猜你喜欢

村居

拂墙杨柳碧丝丝,已折杨枝活旧篱。

双涧水閒鸥梦稳,一天风静燕归迟。

新花好借朝云护,矮竹权乘微雨移。

不信村居少诗味,卷中羞羼热官诗。

(0)

秋夜寄外

凉镫清漏隔屏山,人自关心花自閒。

今夜长空闻雁过,明朝应有羽书还。

(0)

题来禽仙馆稿

红牙拍处句清新,绝妙词成绝代人。

分得西湖灵秀气,梦窗片玉是前身。

(0)

途中偶成

云霞出海最鲜明,其奈辞家万里程。

别绪顿随流水转,离怀时与故山盟。

重帏定省朝朝梦,两地怀思暮暮情。

待到杏开春雨后,好随樯燕趁风行。

(0)

杂兴·其九

杞人虑天倾,鲁女忧园葵。

漆室倚柱啸,岂复中顾私。

微生饰笃陋,亦荷造物慈。

况复借光宠,出入有羽仪。

瞽诗及夜诵,良意有所规。

虫蚁示赤心,言故不足施。

(0)

杂兴·其四

边郡荒以寂,土风清且敦。

叛夷一朝集,守兵焉复存。

叔兄何慷慨,辞诀堂上亲。

竟为侍中血,宁惭温序魂。

余时负母出,逾垣若有神。

岂知质孱弱,忽然已忘身。

全家赴清池,誓不为瓦全。

提携出重险,祐助感自天。

至诚岂能格,忠义固所安。

安得惇史笔,垂光照重泉。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