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首句“秋江渺渺无津涯”,以“渺渺”二字勾勒出秋江的辽阔与深远,仿佛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意境。接着,“江边渔父船为家”一句,点明了渔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船为家,随波逐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两句,通过渔人行舟于江面,即使在夜晚也能依靠明月和芦花辨识方向,展现出渔人生活的自然和谐与对环境的熟悉。这种生活状态,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诗意。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描绘了渔人清晨出海捕鱼的情景,西风中举网,捕获了丰富的鱼群,满载而归,渔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体现了劳动的收获与满足感。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则进一步展现了渔人家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负责生火做饭,妻子烹饪新鲜的鱼肉,邻里间相互赠送美酒,共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了渔人生活的和谐与淳朴。
最后,“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暗示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自己虽不懂渔歌,却能理解并欣赏渔人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边郡荒以寂,土风清且敦。
叛夷一朝集,守兵焉复存。
叔兄何慷慨,辞诀堂上亲。
竟为侍中血,宁惭温序魂。
余时负母出,逾垣若有神。
岂知质孱弱,忽然已忘身。
全家赴清池,誓不为瓦全。
提携出重险,祐助感自天。
至诚岂能格,忠义固所安。
安得惇史笔,垂光照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