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文实方伯致仕》
《送邵文实方伯致仕》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埘下鸡,引类呼群啄且啼?

稻粱已足脂渐肥,毛羽脱落充庖厨。

又不见笼中鹤,敛翼垂头困牢落?

笼开一旦入层云,万里翱翔从廖廓。

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

高车驷马尽桎梏,云台麟阁皆埃尘。

鸱夷抱恨浮江水,何似乘舟逃海滨?

舜水龙山予旧宅,让公且作烟霞伯。

拂衣便拟逐公回,为予先扫峰头石。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埘下鸡与笼中鹤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人以“君不见”开头,引入了埘下鸡与笼中鹤的对比。埘下鸡在稻梁充足时,虽能饱食并逐渐肥胖,但最终却成为餐桌上的美食;而笼中鹤虽被囚禁,但一旦获得自由,就能翱翔于广阔的天空。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由与束缚对生命价值的不同影响。

接着,诗人转向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他质疑人们为何会被名利所束缚,忽视了自然山水中的真谛。随后,诗人列举了高官厚禄的种种束缚,如“高车驷马尽桎梏”,以及历史上的功名成就,如“云台麟阁皆埃尘”。这些都象征着社会对个人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限制。

最后,诗人以鸱夷(范蠡)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泛江,远离世俗的纷扰。诗人则希望邵文实方伯能够效仿范蠡,选择隐逸生活,享受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邀请邵文实方伯一同回归自然,共同在山水间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批判。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和翁常之

八尺蕲州桃竹簟,坐来疑是水侵裳。

垂杨叶下闲吟久,又与鸣蝉共晚凉。

(0)

舟中

厌杀人间名利忙,我忘名利只诗狂。

雅陪云衲三生话,分得渔舟半日凉。

傍水细看鸥鹭浴,隔芦吹过芰荷香。

从容饱遂清游胜,那似家居卧竹房。

(0)

送庵僧归山

微官驱我离家山,何日归休得遂閒。

先陇阴阴松影里,春来青草倩师删。

(0)

汉宫春·其二重和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

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

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

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

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

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

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0)

游沩山

我行之宜阳,便作大仰游。

上有参天松,下有漱石流。

群峰拱梵宇,层层閟清幽。

老禅雅爱客,要作数日留。

泉石疗我饥,竹风销我忧。

征尘积经年,可以少涤不。

绝胜秋江上,独钓沧浪舟。

所恨招不来,莫我更唱酬。

(0)

踏莎行·其三

玉露团花,金风破雾。高台与上晴空去。

举杯相属看前山,烟中乱叠青无数。

皓齿明眸,肌香体素。恼人正在秋波注。

因何欲雨又还晴,歌声遏得行云住。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