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三》
《踏莎行·其三》全文
宋 / 徐俯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玉露团花,金风破雾。高台与上晴空去。

举杯相属看前山,烟中乱叠青无数。

皓齿明眸,肌香体素。恼人正在秋波注。

因何欲雨又还晴,歌声遏得行云住。

(0)
翻译
露珠像花朵一样晶莹,秋风吹散了雾气。站在高台上,向着晴朗的天空望去。
我们举杯共饮,欣赏眼前的青山,山间云雾缭绕,青翠的峰峦重叠难以计数。
她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肌肤清雅如玉,秋波流转间令人着迷。
为何一会儿像是要下雨,一会儿又放晴,歌声美妙得连行云都停下来倾听。
注释
玉露:清澈的露水。
金风:秋风。
高台:高耸的平台。
晴空:晴朗的天空。
相属:相互劝酒。
前山:前方的山峦。
烟中:在云雾中。
青无数:青翠的山峦无数。
皓齿:洁白的牙齿。
明眸:明亮的眼睛。
肌香体素:肌肤散发出清香。
秋波注:秋水般的眼波流转。
欲雨:似乎要下雨。
还晴:又转为晴天。
歌声:美妙的歌声。
行云:飘动的云彩。
鉴赏

这首宋词《踏莎行·其三》是徐俯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赏景的画面。"玉露团花,金风破雾"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夜露珠晶莹如玉,秋风吹散晨雾的清新景象。"高台与上晴空去"写登高望远,视野开阔,晴空万里。

"举杯相属看前山,烟中乱叠青无数"描绘了饮酒赏景的惬意,群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青翠连绵。"皓齿明眸,肌香体素"则转向对人物的描绘,美女的洁白牙齿和明亮眼睛,以及肌肤的清雅香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恼人正在秋波注"一句,通过比喻女子秋波流转的神态,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可能是欣赏美景时的陶醉,也可能是对眼前佳人的倾慕。最后两句"因何欲雨又还晴,歌声遏得行云住"则以自然景色的变化映衬情感的起伏,歌声之美能令行云驻足,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和感叹。

整体来看,此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徐俯

徐俯
朝代:宋   字:师川   籍贯: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   生辰:1075~1141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猜你喜欢

池上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0)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0)

夜窗听雨

潇潇残雨入深更,半洒疏窗半拂楹。

芳草池塘应有梦,落花庭院不胜情。

听疑野寺昏钟远,望忆江船夜火明。

明日晓晴须出郭,葛衣藜杖一时轻。

(0)

白纻辞五首·其三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

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

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

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

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

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

(0)

有喜

忆昔暗尘辞旅舍,三更羸马踏冰川。

岂知食藿言仍鄙,犹幸垂杨臂可全。

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

风波乍息渔歌起,谁向沧浪共扣舷?

(0)

秋夜

夜凉风定敞中庭,远近蛙声倦耳听。

闲赌流光数萤火,金银花下坠疏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