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都亭酒。看花边、红旌细转,画能如否。
一片绿烟围四面,扑去缁尘三斗。
讶方罫、田开井九。
得得乌犍人叱犊,更云春、自转流泉守。
溪水涨、柴门首。连山忽作龙蛇走。
有几处、黛鬟送媚,云仙招手。
古木苍藤交掩映,空翠衣裾全受。
挂飞瀑、薜荔厓口。
雪练千条风漾直,又蹲岩、奇石熊罴丑。
樵斧响、峰巅牖。
小酌都亭酒。看花边、红旌细转,画能如否。
一片绿烟围四面,扑去缁尘三斗。
讶方罫、田开井九。
得得乌犍人叱犊,更云春、自转流泉守。
溪水涨、柴门首。连山忽作龙蛇走。
有几处、黛鬟送媚,云仙招手。
古木苍藤交掩映,空翠衣裾全受。
挂飞瀑、薜荔厓口。
雪练千条风漾直,又蹲岩、奇石熊罴丑。
樵斧响、峰巅牖。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樵川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首句“小酌都亭酒”,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氛围之中,仿佛在一处幽静的亭中,轻酌美酒,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接着,“看花边、红旌细转,画能如否”一句,通过视觉和想象的结合,展现了花丛中红花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在眼前展开。诗人运用“红旌细转”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一片绿烟围四面,扑去缁尘三斗”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纯净。绿色的烟雾环绕四周,仿佛是大自然释放出的清新之气,驱散了尘世的烦恼。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空气的清新与内心的净化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讶方罫、田开井九”一句,通过农田的布局,展现了农耕文明的和谐与秩序。方罫(田间纵横交错的田埂)与井九(古代的一种田地划分方式),不仅体现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得得乌犍人叱犊,更云春、自转流泉守”描绘了农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春天里泉水自然流淌的景象。乌犍(牛)的叫声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里的“春、自转流泉守”,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溪水涨、柴门首”一句,通过溪水上涨的情景,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循环。溪水从门前潺潺流过,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连山忽作龙蛇走”一句,以龙蛇行走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脉蜿蜒起伏的壮丽景象。山峦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是自然界的神龙在舞动,充满了神秘与力量。
“有几处、黛鬟送媚,云仙招手”则通过描绘山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黛鬟(形容山色青翠)与云仙(云雾中的仙女)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浪漫与幻想色彩。
“古木苍藤交掩映,空翠衣裾全受”一句,通过古树与苍藤的交织,展现了森林的茂密与生机。空翠(指山林间弥漫的青翠之色)不仅覆盖了衣裾,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挂飞瀑、薜荔厓口”描绘了瀑布从峭壁上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薜荔(一种藤本植物)生长于崖口,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野趣与生命力。
“雪练千条风漾直,又蹲岩、奇石熊罴丑”一句,通过瀑布的形态与岩石的奇特,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壮美。雪练般的瀑布在风中摇曳,奇石上的熊罴(一种动物)虽丑陋,却也成为了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樵斧响、峰巅牖”最后,通过樵夫的斧声与山峰之巅的窗户,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樵夫的劳动与山峰的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樵川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