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叠韵答学山侄》
《叠韵答学山侄》全文
清 / 叶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

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峨眉不易防。

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

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

(0)
鉴赏

这首诗以“叠韵答学山侄”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叶燮之手。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

首联“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引用了先贤田子方的智慧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思想,表达了诗人认为在为人处世时应当效仿田子方的高尚品德,并质疑司马迁关于财富积累的观点是否长远有益。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与物质价值的辩证思考。

颔联“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峨眉不易防。”运用了“鸿爪”的典故,比喻人生的足迹如同飞鸟留下的痕迹,转瞬即逝,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峨眉不易防”则强调了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提醒人们在面对古今变化时要保持警觉,不可轻易忽视其潜在的影响力。

颈联“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管宁的故事,前者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后者则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四处漂泊,但内心追求的仍是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着对管宁淡泊名利、坚守自我品格的敬仰。

尾联“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描述了诗人自己在生活的田野上辛勤耕作,以黄牛为伴,过着简朴而充实的日子。同时,提到“焚砚何心赋《补亡》”,意指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也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不会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深刻的思考,还体现了其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学融为一体,使得诗歌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具有生动的形象描绘。

作者介绍

叶燮
朝代:清   字:星期   号:巳畦   籍贯:江苏吴江   生辰:1627—1702

叶燮(xiè)(1627年~1703年),清初诗论家。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绍袁、沈宜修幼子。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任江苏宝应知县。任上,参加镇压三藩之乱和治理境内被黄河冲决的运河。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已畦集》。
猜你喜欢

宿孔镇观雨中蛛丝五首·其一

雨打蛛丝不打蛛,雨来蛛入画檐隅。

网罗满腹输渠巧,也只蝇蚊命属渠。

(0)

酒蛤蜊

饮者怜渠有典刑,见渠借箸眼偏青。

平生闭口不论事,晚岁搜肠求独醒。

(0)

食莲子

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

不知玉蛹甜于蜜,又被诗人嚼作霜。

(0)

送客归登净远亭二首·其二

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

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

(0)

送刘北秀二首·其二

赠我盆花十小诗,菖蒲一咏最清奇。

洞庭卷入坚昆碗,更卷青天入寸漪。

(0)

送王无咎善邵康节皇极数二首·其二

识尽江淮诸贵人,归来卢水一番新。

问渠福将今谁子,容我升平作倖民。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