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聪父见遗韵》
《次聪父见遗韵》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

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

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

此心毕娶无馀事,且向春江理钓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ōngjiànyùn
sòng / zhāngyuángān

zhuōháizhīshèngqiǎochínánérgōngyàoféngshí

fángtuòmiàngāoyǒukēngguībìngchī

lǎoshàngkānyìnxīngláidàojiāchí

xīnshìqiěxiàngchūnjiāngdiào

翻译
深知笨拙也胜过过于机巧,男子汉的事业关键在于时机
不妨对趾高气昂的人吐口水,就像对待陷入困境的猛禽
年老时还能享受苏东坡般的豁达,兴致来时一定要去习家池游赏
此生已无他求,只愿在春江垂钓,享受生活
注释
拙速:笨拙。
巧迟:过于机巧。
男儿:男子汉。
逢时:时机。
唾面:吐口水。
辱:侮辱。
高马:趾高气昂的人。
规病鸱:规劝陷入困境的猛禽。
苏子印:苏东坡般的豁达。
兴来:兴致来时。
习家池:历史上的著名景点。
毕娶:此生已婚。
馀事:其他事情。
理钓丝:垂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次聪父见遗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歌。

诗中的“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进取的思考,即便是能力平庸,只要抓住时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这里所说的“拙速”和“巧迟”,指的是才能或手法上的不同,而“男儿功业要逢时”,则强调了机遇对成功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一句,作者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情景。这里的“唾面辱高马”,意味着即便是受到羞辱,也要像唾沫落在马蹄上那样,不被外界干扰,继续前进。

诗中的“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两句,则流露出作者对于岁月和人生经历的反思。这里的“老去”,表达了对年华渐长之感触;“苏子印”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或事迹,这里可能是用以自比,表示即便到了晚年,也还能留下些许业绩。而“兴来须到习家池”,则表现出一种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此心毕娶无馀事,且向春江理钓丝”两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定。这里的“此心毕娶”,意味着内心已经没有多余的忧虑和杂念;“且向春江理钓丝”,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春天的河流旁边悠然自得地垂钓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态度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及对于自然美好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写竹题寄华叔端·其二

不到君家已十霜,种来修竹倚云长。

月明满地萧萧影,想见幽人咏晚凉。

(0)

为江阴赵以清题捕鱼图

潮痕日日到门前,供具时时喜斫鲜。

记得寻君秋色里,邻家多是捕鱼船。

(0)

赵县丞以事系法司乃弟自台州来赴难及狱平始告归省以诗送之

急难每闻人共勉,况君骨肉最情深。

不惟友爱弟兄义,正欲怡愉父母心。

花底醉歌忘旅况,灯前欢叙话乡音。

到家具庆尤堪美,椿桂满堂生昼阴。

(0)

贮诗囊

吴奴背上日随行,小李当时早得名。

檃括寻常风月趣,包容今古咏歌情。

珍珠粲粲光华满,文锦辉辉彩色明。

累牍联篇藏已久,未逢删采向谁倾。

(0)

谢吕先生惠幅巾

乌纱寄惠承高谊,两带翩翩一幅全。

制度想从周礼出,风流得自晋人传。

寒炉坐守偏相称,晓镜看来亦自妍。

昨夜寻梅到山寺,僧言疑是老逋仙。

(0)

酬朱逢吉先生见寄韵

圣主銮舆事北巡,山川皆被宠光新。

荣当扈跸叨清职,忝预丝纶愧昔人。

丰采未瞻闻誉久,缄题先寄见情真。

近知松桂凌寒好,毕竟均沾雨露春。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