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多飓母,此事古来无。
室似悬三峡,家疑付五湖。
木摧山尽应,檐响夜偏孤。
对此悲身世,思君在玉壶。
江村多飓母,此事古来无。
室似悬三峡,家疑付五湖。
木摧山尽应,檐响夜偏孤。
对此悲身世,思君在玉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六夜经历了一场大风雨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江村多飓母,此事古来无”以飓风的猛烈形象开篇,暗示了风雨的威力,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接着,“室似悬三峡,家疑付五湖”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室内风雨声比作悬挂在空中的三峡之水,以及家似乎被五湖所承载,形象地表现了风雨之大,破坏力之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木摧山尽应,檐响夜偏孤”进一步描绘了风雨过后的情景,树木被摧毁,山似乎也因风雨而动摇,夜晚的屋檐下只有孤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最后,“对此悲身世,思君在玉壶”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情景时的感慨,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也有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玉壶”这一意象中,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
薄薄罗衣寒似水,霜逗一庭花石。
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
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
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
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
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
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
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
听砌边、啼蛩暗吟声□□。
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
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
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
冉冉魂丝,风前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