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
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
一旦缓急语阿谁。
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
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
一旦缓急语阿谁。
这首诗《琴歌》由魏晋时期的赵整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诗中以“阿得脂”这一角色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的故事。
“阿得脂。阿得脂。” 开篇两字重复,强调了“阿得脂”的重要性,仿佛在呼唤着他的名字,引出故事的主角。接着,“博劳旧父是仇绥”,这句话揭示了“阿得脂”的身份背景,暗示他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领袖仇绥有着某种联系,可能与仇绥的家族或部族有关。这种历史背景的引入,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舞台。
“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阿得脂”的处境和特点。他似乎是一个能力有限、行动不便的人,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自由飞翔,这可能象征着他被束缚或限制的状态。同时,他被提及“远徙种人留鲜卑”,表明他所属的族群曾被迫迁徙,留下在鲜卑地区,暗示了历史上的民族迁移和冲突。
“一旦缓急语阿谁。” 最后一句诗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国家或民族面临紧急情况时,谁能站出来承担责任?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对“阿得脂”个人命运的关切,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在关键时刻,谁会挺身而出,承担起保护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整体而言,《琴歌》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于忠诚、责任以及历史进程中的个体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