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帷十载别匆匆,依旧春生杖履中。
露布才华惊倚马,雪泥踪迹认飞鸿。
访碑录就文心古,誓墓书成老手工。
执梃愿为门下长,首先桃李占春风。
讲帷十载别匆匆,依旧春生杖履中。
露布才华惊倚马,雪泥踪迹认飞鸿。
访碑录就文心古,誓墓书成老手工。
执梃愿为门下长,首先桃李占春风。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联“讲帷十载别匆匆,依旧春生杖履中”开篇即点明了与师长相别之久,但师长的风采依旧如春日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颔联“露布才华惊倚马,雪泥踪迹认飞鸿”运用比喻手法,赞颂师长的才华横溢,如同倚马可待的文才,又如雪地中的足迹,清晰可见,犹如飞鸿留下的印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师长的影响力和深远的足迹。
颈联“访碑录就文心古,誓墓书成老手工”进一步表达了对师长学问与品德的崇敬,访碑录古,体现了师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誓墓书成,则展现了师长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奉献。尾联“执梃愿为门下长,首先桃李占春风”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师长的脚步,成为其门下的领导者,希望能在教育的春风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体现了对师长的忠诚与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怀念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
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
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
此岂经世怀,但慰垂白亲。
钱塘我旧游,颇复识其人。
不应山水改,但恐猿鸟新。
章台走马客,冠盖尽要津。
窃禄我自惭,便面聊障尘。
亦思一舟去,共醉西湖滨。
时平自行乐,不为千里莼。
归来麒麟上,献纳当及辰。
二年官扬犹一炊,丞聋毋害守不讥。
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
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
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
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
寒威上射小日规,旦行一里方午维。
十日系野儿啼饥,中无载盗过不窥。
官令十夫为操椎,耶许相力哀复疲。
我笑遣夫是安施,霜不杀草圣所欷。
岁十一月冰固宜,逆天进亦不可几。
为儿抟饭儿安嬉,宁三月暖犹流凘。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
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
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
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