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塞云重,兴安想雪飞。
迫来岚气峭,迎去晓暾微。
复障聊成憩,平林旋合围。
蹄轻宜猎骑,身冷换旃衣。
冰凌随溪下,霜华到午晞。
驰驱藉取暖,屡屡玉鞭挥。
昨日塞云重,兴安想雪飞。
迫来岚气峭,迎去晓暾微。
复障聊成憩,平林旋合围。
蹄轻宜猎骑,身冷换旃衣。
冰凌随溪下,霜华到午晞。
驰驱藉取暖,屡屡玉鞭挥。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冬日的壮丽景色与行军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塞外风云变幻的天空,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景象。首句“昨日塞云重”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浓密的乌云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天。接着,“兴安想雪飞”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想象中雪花纷飞的场景令人向往。
“迫来岚气峭,迎去晓暾微”两句,通过对比清晨的薄雾与即将升起的晨光,营造出一种既寒冷又充满希望的氛围。随后,“复障聊成憩,平林旋合围”则描述了行军途中短暂的休息,以及四周逐渐被森林包围的景象,透露出一丝宁静与和谐。
“蹄轻宜猎骑,身冷换旃衣”表现了士兵们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适应能力,无论是轻快的马蹄声还是更换保暖的战袍,都体现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与战斗的准备。接下来,“冰凌随溪下,霜华到午晞”描绘了溪流上的冰凌与早晨的霜花,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逐渐融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
最后,“驰驱藉取暖,屡屡玉鞭挥”则以动态的画面收尾,士兵们在行进中利用马匹的奔跑来取暖,同时不断挥动着象征权力与指挥的玉鞭,展现出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纪律与斗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不仅展现了边塞冬日的壮美风光,也深刻揭示了行军生活中的艰辛与坚韧,以及士兵们对国家与使命的忠诚与奉献。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百年零落作者少,大夫文艺供草草。
山川英气何代无,我总有心嗟欲老。
君不见房山翁,曾写太平兴国宫。
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
千金拱璧不可博,一朝焚弃随飘风。
世间神物久已化,纷纷粉墨何由工。
呜呼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使我执笔将安从。
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