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筼筜二亩居,鸣风鸣雨称清虚。
秋宵一曲琳琅韵,为喜朝来向客书。
三径筼筜二亩居,鸣风鸣雨称清虚。
秋宵一曲琳琅韵,为喜朝来向客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首句“三径筼筜二亩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隐逸之士的居住环境,三径指的是隐士的住所,筼筜则是竹子的别称,二亩则暗示了这片居所的规模适中,既不显奢华,也不失雅致。这样的生活环境,为接下来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接着,“鸣风鸣雨称清虚”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赋予了生命,它们在夜晚的吟唱,仿佛是在为这片清幽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这里的“清虚”不仅指环境的清静空灵,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秋宵一曲琳琅韵,为喜朝来向客书”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秋夜的一曲音乐,如同玉石般清脆悦耳,不仅让诗人自己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也为来访的客人带来了愉悦和惊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待客的热情与好客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实践,以及他们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色。
借地乞麦种,徼倖今年秋。
乞种尚云可,无丁复无牛。
田主好事人,百色副所求。
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
我梦溱南川,平云绿油油。
起来望河汉,旱火连东州。
四月草不青,吾种良谩投。
田间一太息,此岁何时周。
向见田父言,此田本良畴。
三岁废不治,种则当倍收。
如何落吾手,羊年变鸡猴。
身自是旱母,咄咄将谁尤。
人满天地间,天岂独吾雠。
正以赋分薄,所向因拙谋。
不稼且不穑,取禾亦何繇。
办作高敬通,恶雨将漂流。
吾贫有滥觞,贤达未始羞。
单衣适至骭,一剑又蒯缑。
焉知寄食饿,不取丞相侯。
作诗以自广,时用商声讴。
《麦叹》【金·元好问】借地乞麦种,徼倖今年秋。乞种尚云可,无丁复无牛。田主好事人,百色副所求。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我梦溱南川,平云绿油油。起来望河汉,旱火连东州。四月草不青,吾种良谩投。田间一太息,此岁何时周。向见田父言,此田本良畴。三岁废不治,种则当倍收。如何落吾手,羊年变鸡猴。身自是旱母,咄咄将谁尤。人满天地间,天岂独吾雠。正以赋分薄,所向因拙谋。不稼且不穑,取禾亦何繇。办作高敬通,恶雨将漂流。吾贫有滥觞,贤达未始羞。单衣适至骭,一剑又蒯缑。焉知寄食饿,不取丞相侯。作诗以自广,时用商声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63yyMlS7pm.html
宦游无定踪,飘飘任南北。
今年在并州,邂逅过寒食。
花枝红欲燃,草色翠如织。
群鸟鸣閒庭,喧啾竞朝夕。
飞絮随东风,轻盈粘几席。
而我与春光,相看俱是客。
春归已有期,我归应未得。
对景不成欢,喟然长太息。
太息复何为,挥毫题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