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筮庚辰拟铸奸,龙铃上式秘图颁。
特开地穴搜神策,愿辅天威振宿孱。
官与监工师役匠,静资镇国动摧山。
咄嗟大冶抟黄土,炙手愁伊有汗颜。
吉筮庚辰拟铸奸,龙铃上式秘图颁。
特开地穴搜神策,愿辅天威振宿孱。
官与监工师役匠,静资镇国动摧山。
咄嗟大冶抟黄土,炙手愁伊有汗颜。
这首诗描绘了在庚辰日时,准备铸造兵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军事色彩和壮志豪情。诗人以“吉筮”开篇,暗示了对这次行动的吉祥预兆和精心策划。接着,“龙铃上式秘图颁”一句,形象地展现了高超的工艺和秘密的军事策略,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特开地穴搜神策”,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特殊性和对策略的重视,仿佛在地下挖掘秘密,寻找制胜的关键。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行动的隐秘性,也暗示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决心。
“愿辅天威振宿孱”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这次行动,增强国家的力量,对抗弱小或敌对势力的决心。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怀跃然纸上。
接下来,“官与监工师役匠,静资镇国动摧山”两句,既体现了对参与人员的尊重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又暗示了行动的规模宏大,能够撼动山岳,象征着力量的强大和决心的坚定。
最后,“咄嗟大冶抟黄土,炙手愁伊有汗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从黄土中塑造出精良武器的过程,以及对工匠技艺的高度赞扬。同时,通过“炙手愁伊有汗颜”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对工匠辛劳的同情,也暗含了对技术高超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铸炮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末时期军工业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深切愿望和强烈责任感。语言凝练,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
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
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
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来。休呆。且饮三杯。
莫枉教、东乌西兔催。
更谁可百年,脱身不化,谁能五日,笑口长开。
痛饮高歌,胡涂乱抹,快活斗山王秀才。
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
中原百川赴东西,万折惟有蜀江耳。
师之桑梓江干侧,扁舟却访鸱夷子。
荆楚吴越我未到,每闻谈者亦自喜。
羡师脱去事幽寻,春风满帆作行李。
会稽草木朝霞蔚,钱塘波涛夏雷疾。
桂树枫叶怨楚人,莼羹盐豉诧吴客。
到处定知有新得,长篇短韵挥椽笔。
他时我亦探禹穴,一见名字如促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