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汝竟长没,心肝奉至公。
魂残知水冷,兵乱忍途穷。
皮瘦蚊虻血,山围魍魉风。
空知孤志在,节烈古人同。
嗟汝竟长没,心肝奉至公。
魂残知水冷,兵乱忍途穷。
皮瘦蚊虻血,山围魍魉风。
空知孤志在,节烈古人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唁知即》。诗中通过对逝者生前行为和遭遇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
首联“嗟汝竟长没,心肝奉至公”,感叹逝者最终离世,其内心忠诚于公正无私的原则,体现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赞美。颔联“魂残知水冷,兵乱忍途穷”描绘了逝者在世时经历的艰难困苦,无论是精神上的痛苦还是物质生活的艰辛,都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意志。颈联“皮瘦蚊虻血,山围魍魉风”进一步刻画了逝者在恶劣环境中挣扎求存的形象,以“蚊虻血”和“魍魉风”象征外在的压迫与内心的煎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生存环境的险恶。尾联“空知孤志在,节烈古人同”则表达了对逝者坚持理想、保持节操的敬佩,将其与古代的忠贞之士相提并论,强调了其精神品质的崇高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对正义、坚韧与节操的颂扬。
因君灞陵别,故国一回看。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江风转日暮,山月满潮寒。
不得同舟望,淹留岁月阑。
月过秋霖后,光应夜夜清。
一回相忆起,几度独吟行。
河汉东西直,山川远近明。
寸心遥往处,新有雁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