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钓龙溪水,君胡亟失时。
岂因白石烂,竟赋绿衣诗。
拙抱江湖愧,贤于弼亮宜。
重华迹已远,吾道欲何之。
归钓龙溪水,君胡亟失时。
岂因白石烂,竟赋绿衣诗。
拙抱江湖愧,贤于弼亮宜。
重华迹已远,吾道欲何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对友人林白石大参的回应,通过“归钓龙溪水”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与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君胡亟失时”,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询问友人为何急切地错过了时机,暗含对友人未能把握良机的惋惜之情。“岂因白石烂,竟赋绿衣诗”,这里运用了典故,以“白石烂”比喻时光的流逝,而“绿衣诗”则可能是指友人所作的诗歌,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创作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拙抱江湖愧,贤于弼亮宜”,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江湖中有所作为的自谦,同时也对友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友人如同辅佐明君的贤臣一般,值得尊敬和推崇。“重华迹已远,吾道欲何之”,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古代圣王时代(重华,相传为虞舜的别称)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追求之道的迷茫与探索,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人生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与理想的向往,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誇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
旅食不辞游阙下,春衣未换报江南。
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
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