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冥冥曾几枯,金银宫阙迷蓬壶。
山中白石亦何烂,云外青鸾不受呼。
手持素文未忍秘,往往龙精逐人至。
密授玄根破后天,指点瑶花纷满地。
忽报有客东海来,一日不见心情哀。
登堂燃烛便握手,诧愕调笑生风雷。
紫电双瞳衣被土,心畏睡魔如畏虎。
手炼丹砂似郁蓝,短剑时时提自舞。
袖中携得五岳文,山海幽怪穷三坟。
兴来大言骇四座,坤舆颠倒愁剂分。
焚香结约不相负,此别谁能知近久。
雨声萧萧江无鱼,酌君不饮君何如。
东海冥冥曾几枯,金银宫阙迷蓬壶。
山中白石亦何烂,云外青鸾不受呼。
手持素文未忍秘,往往龙精逐人至。
密授玄根破后天,指点瑶花纷满地。
忽报有客东海来,一日不见心情哀。
登堂燃烛便握手,诧愕调笑生风雷。
紫电双瞳衣被土,心畏睡魔如畏虎。
手炼丹砂似郁蓝,短剑时时提自舞。
袖中携得五岳文,山海幽怪穷三坟。
兴来大言骇四座,坤舆颠倒愁剂分。
焚香结约不相负,此别谁能知近久。
雨声萧萧江无鱼,酌君不饮君何如。
这首诗《送客》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充满了奇幻与超脱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东海冥冥曾几枯”,以东海的神秘莫测开篇,暗示了离别的深沉与不可预知。接着“金银宫阙迷蓬壶”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金银宫殿与蓬莱仙岛的隐喻,象征着离别后的未知世界,充满了诱惑与神秘。
“山中白石亦何烂,云外青鸾不受呼”两句,通过山石与青鸾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山中的石头虽美,却无人欣赏;云外的青鸾虽自由,却无法呼唤,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孤独与寂寞。
“手持素文未忍秘,往往龙精逐人至”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秘密知识的渴望,又担心泄露后带来的后果。这种内心的冲突,反映了对友情与知识的双重珍惜。
“密授玄根破后天,指点瑶花纷满地”两句,运用了道家哲学的概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通过传授玄奥的知识,破除世俗的束缚,引领友人进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新世界。
“忽报有客东海来,一日不见心情哀”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短暂的分别也足以让人心情沉重。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即使在离别之后,思念之情依然如影随形。
“登堂燃烛便握手,诧愕调笑生风雷”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人感受到友情的力量与美好。
“紫电双瞳衣被土,心畏睡魔如畏虎”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独特的气质与内心的强大。紫电般的双瞳,如同被泥土覆盖的衣物,既展现了其内在的坚韧,也暗示了对外在世界的淡然。
“手炼丹砂似郁蓝,短剑时时提自舞”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独特才能与个性,炼制丹砂如同郁蓝般深邃,短剑的舞动则象征着其灵活与自信。
“袖中携得五岳文,山海幽怪穷三坟”通过携带五岳之文与探索山海的描述,展现了友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兴来大言骇四座,坤舆颠倒愁剂分”通过友人豪迈的谈吐与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不仅让四周的人感到震惊,也引发了对宇宙秩序的思考。
“焚香结约不相负,此别谁能知近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坚定的承诺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即使时间漫长,这份约定也不会改变。
“雨声萧萧江无鱼,酌君不饮君何如”以自然景象的描绘结束,通过雨声与江面的空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不舍。即使没有酒,诗人也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心灵的相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