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村》
《江村》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囿薰风吹葛衣,汀花未露岸花稀。

水神庙下莎侵路,江叟门前柳映矶。

犊卧已知耕耒歇,鸥惊长见钓船归。

天随宅畔吾曾住,留得闲絪挂夕晖。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江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南囿薰风吹葛衣”,写春天的熏风轻轻吹过,人们穿着葛衣,享受着和煦的微风,透出一种轻松与惬意。次句“汀花未露岸花稀”则描绘了岸边花朵稀疏,水边的花朵还未完全绽放,透露出早春的清新气息。

接下来,“水神庙下莎侵路”,通过莎草蔓延的小路,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江叟门前柳映矶”则描绘了老者门前,柳树依偎在江边礁石旁,增添了生活情趣。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江村的日常景象。

“犊卧已知耕耒歇”写农耕生活的恬淡,小牛悠闲地躺着,意味着农事暂歇,人们得以休息;“鸥惊长见钓船归”则以鸥鸟被钓船惊飞,描绘出渔人归来的宁静画面,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天随宅畔吾曾住,留得闲絪挂夕晖”,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夕阳余晖洒在那片闲适的土地上,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其二

嫁娶比邻近,门庭古木幽。

藁砧旧相好,兰玉久从游。

双鹤来何处,孤鸾不到头。

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0)

鲍待用挽词四首·其三

寒村夜雨断人烟,却有累累哭野田。

一饭谁能吊衰草,似君此事至今传。

(0)

重阳次日登城山

城山饮罢冷侵衣,湖上重来月满卮。

未爱疏篱黄菊日,最怜秋水白云时。

(0)

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

登山极目望,梵宇自鲜明。

风度闲花落,云低野树清。

夜长人不寐,地僻月初生。

明发又归去,何能已此情。

(0)

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

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

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

居蠖濩而储精,炳龟龙而效灵。

岁嘉定之辛巳,历九闰而时乘。

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

诗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

俨露门之未竟,已云章之满籯。

繄是诗之四章,首二南而仪刑。

凡家齐而国治,本大学之为经。

自求贤而审官,见济济之以宁。

越染翰之虽同,兹注意之实形。

昔德寿之在御,尝史汉之留情。

传复古之奇迹,亦流辉于古荆。

有词臣曰万里,亟再拜而震惊。

谓缝掖之所难,而帝王之躬行。

今宝章之诞贲,知祖武之克绳。

殆家法之相似,联自检于宫庭。

眇周行之下走,方虺隤而于征。

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椠之馀生。

览盈咫之昭华,想绎纯于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尚庙瑟之馀声。

(0)

梁仲谋去月帖赞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