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军法,夜与日相殊。
彼上有光兼月朗,我军上面暗稀疏,进战决成输。
出军法,夜与日相殊。
彼上有光兼月朗,我军上面暗稀疏,进战决成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战略与战术,通过对比夜晚与白天的不同景象来隐喻军事行动中的策略选择。诗人易静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战争中天象对决策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军队表现的差异。
“出军法,夜与日相殊。” 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军事行动在夜晚和白天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暗示了根据时间选择战术的重要性。
“彼上有光兼月朗,我军上面暗稀疏,” 这两句通过对比敌我双方所处环境的光线差异,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视觉条件。敌方处于明亮的月光下,而我方则在相对昏暗的环境中,这不仅影响了士兵的视线,也影响了他们的行动能力与隐蔽性。
“进战决成输。” 最后一句总结了这种环境差异对战斗结果的影响,暗示在不利的条件下,即使有决心进攻,也可能导致失败。这句话强调了战场环境对军事行动成败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制定战术时需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描述,巧妙地将天文现象与军事策略相结合,展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对自然环境利用与适应的深刻理解。
辟疆园里报芳菲,海内词人此会稀。
白雪从来推寡和,青云犹自羡雄飞。
林花夜照尊前色,宫锦春披月下衣。
何限留宾投辖兴,可能无意恋荆扉。
昭代西曹彦,儒林起大名。
业从漆简授,法以竹书精。
鲍氏骢堪继,于门驷可行。
挂冠神武蚤,卜筑木兰清。
乐志园初辟,尊生世已轻。
相才推叔向,家学得玄成。
紬史衣簪盛,囊经侍从荣。
人传彤管事,天适白鸥情。
宪老歌三寿,临雍召五更。
谁知沧海上,南极一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