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叠翠绕清溪,浅澹云边月一眉。
行到市声相接处,傍桥灯火未多时。
楼台叠翠绕清溪,浅澹云边月一眉。
行到市声相接处,傍桥灯火未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画面。首句"楼台叠翠绕清溪",通过楼台与翠绿的山色相映,展现出溪水清澈,环境幽静之美。"浅澹云边月一眉"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轻描淡写的一弯眉毛,悬挂在天边,云彩轻柔,月色朦胧,营造出一种恬淡的诗意氛围。
"行到市声相接处",诗人笔锋一转,由自然景色转向人间烟火,暗示着从宁静的郊外步入了熙攘的市集,市声渐起,打破了之前的静谧。然而,"傍桥灯火未多时"又告诉我们,尽管身处闹市,但灯火不多,仍保留着夜晚的几分静谧和温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市井生活,既有山水的空灵,又有世俗的温情,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的生活情趣。施枢的笔触细腻,情感内敛,让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感受到生活的多样与和谐。
东风红紫过千千,独着黄衣不敢先。
万仞峰头今一萼,别无花木可秋天。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微霰疏飘,骄云轻簇,短檠黯淡笼纱。
冷禁兰帐,清晓忽飞花。
已是平芜步阔,那堪更、折竹如蓑。
凭栏处,关心一叶,归兴渺无涯。
为瑞,已多少,适从狼子,来自龙沙。
赖吾皇神武,薄海为家。
尽扫腥风杀气,依然放、红日光华。
回头看,山蹊水坞,缟带不随车。
油幕初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
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
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把麾,鄞水上,相看青眼,谁复如公。
况亲陪尊俎,笑接群翁。
坐上笙歌屡合,须拚到、晓日酣红。
公今去,恩波四海,桃李尽东风。